,我這就去。”
逃情告辭樵夫,就入了山,順著路走。行至傍晚,驀地豁然開朗,眼前一片繁花勝景。
但見:
夜中驕陽照明光,鶴唳鳳鳴出梧真。一塵不染清淨洞,碧桑青空一點蒼。
逃情被此景吸引,忽見這洞府大門開啟,一個童子走出來,見他在門前,問道:“你可是南來的有緣人?”
逃情道:“我是從南邊而來。來此尋賢訪道。聽聞此山中有大修行之人,故而前來拜見。”
這童子笑道:“是你了,是你了。老爺說了,今日此時會有人登門前來。讓我好生等待,果然見你來了。快快隨我進門來。”
逃情暗暗心驚:“果真是有道真修,竟早就算到我會前來。既然如此,便進去拜訪一番。”
逃情跟著童子進了門。這洞府之內,倒也節儉,後面有個小園,栽些奇化異草,草木靈根。這內中也無別人,算上之前見到過的童子,還有個女童,招待逃情。
用過茶,吃了一些瓜果,兩童子陪坐,說玄談到,過了好一會,逃情問道:“兩位道友,不知你家主人何在?我想拜見一番。”
童子道:“不巧了。老爺昨日出門去了。只說讓我二人好生招待。莫要怠慢。”
逃情道:“還真是不巧。不知你家主人何時歸來?”
童子道:“這就說不準了。老爺出遊,也許三兩日歸來,也許十年不歸,算是歸期未定。你且在這裡住著,等老爺回來,自會相見。”
逃情想了想,既然來了,自己也無去處,索性就在這裡先停留一陣。這修行洞府,倒也是個清淨之地。
如此,逃情就暫時在這裡住下。這裡山清水秀,地氣通靈。食的是靈谷藥膳,飲的是天甘地露。清淨自在無人擾,倒也快活。
在這些年間,逃情修行三洞通玄妙法,漸漸神通有成。閒暇時來,與兩童子表演神通妙術,飛天變化,無所不能,倒也有幾分自得。
果真是山中無歲月,寒暑不計年。
逃情這一日修行起身,去河邊洗漱,忽然看到湖中倒影,驀地愣住。
昔年風華正茂少年郎,壯年威風烏紗官,如今山中修性法,忽驚白髮落銀鬚!
修性漸成,但哪知光陰一閃而逝,如今入道聽法,剛有小成。驀然回首,竟覺時日竟已不多。
逃情大吃一驚,匆匆回了洞府。正要拉著兩個童子詢問。可那童子卻先開口說道:“先生回來了。快快隨我去府中,老爺回來了。”
逃情心中焦急,如今這洞府主人回來,正要問他一問。
匆匆進了山門中,卻見一個年輕道人,穿著紫授八卦衣,手捧七寶黑如意,腰纏鶴囊金絲帶,垂掛盤古葫蘆藤。
這道人見到逃情,先作禮道:“見過道友。因有事久久未歸,累得道友等我二十八年,罪過了,罪過了。”
逃情聞言,心中大吃一驚。
他自覺在這山中修行,時間一晃即逝。當日來山訪賢,彷彿就在昨日。
逃情心中有些亂,但還未失禮,拜道:“道友,還未請教名號,我在這裡打擾多時,卻是累得道友家人照顧。”
這年輕道人呵呵笑道:“不要客氣。貧道自號東極道人,俗家姓王,名字就不提了。不知道友如何稱呼?”
逃情道:“王道友喚我逃情就是。”
東極道人點頭道:“逃情道友。之前我見你神色慌張,似心中有事,能否說出來與我聽一聽?若是碰到難事,貧道力有所及,定會幫你。”
逃情嘆道:“的確有事。卻羞與道友說來。”
東極道人呵呵笑道:“羞做什麼?你我都是修行人,有一說一就是。道友若不說來,我也不勉強。”
逃情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