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孫仁師忍怒道。
“好吧,我不想說。”…………收了黑齒常之,是李欽載登陸海東半島後的最大收穫。
海東半島算上熊津道都督府駐軍,李欽載能節制的大唐將士近兩萬,若加上四萬倭國炮灰,就更多了。
當然,炮灰不計入戰鬥序列。麾下近兩萬將士,但沒有一個比較出色的勇勐將領,王方翼和劉仁願終究差了點火候,正在這時,黑齒常之從天而降。
不是大自然的饋贈是啥?以後遇到戰事,自己終於有了一個不要命往前衝的勐將兄了。
登陸海東半島,大軍在港口外紮營,休整兩日後,李欽載下令開拔,目的地是離港口二百餘里的熊津道都督府。
大軍開拔的同時,無數斥候也被派遣出去。登陸了半島,就意味著正式參與到東征高句麗的戰爭裡了,戰爭裡的各種調兵遣將,前提是主帥必須掌握敵我雙方的軍事情報,斥候的作用在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日急行軍後,大軍到達熊津道都督府。之所以叫
“熊津道都督府”,是因為這裡曾是百濟國的都城,名叫
“熊津城”。孫仁師邀請李欽載住進都督府,李欽載謝絕了。他缺少安全感,還是覺得住在大營裡比較穩妥,等於將千軍萬馬拴在褲腰帶上。
而都督府就危險多了。大唐剛滅掉百濟才幾年,處處都是敵視大唐的百濟遺民,地下武裝游擊隊啥的,遇到刺客的機率很高,李欽載不想冒這個險。
大軍在都督府外紮營,李欽載等候前方斥候打探的情報。他的敵人不止是高句麗,還有新羅盟軍,麾下四萬倭國炮灰也要小心提防,非我族類終究不是一條心。
大軍剛紮下營盤,主帥要面臨的問題來了。兩萬唐軍,四萬倭國炮灰,共計六萬人,糧食成了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