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左慈的功績,他們不會否認。可是像是今天這種事情,袁紹居然不問他們而是去問一個修道之人,這未免太過離譜了些?
只見左慈搖了搖頭:“這些事情非貧道所長,應該問諸位先生才是!”
袁紹也是這段時間與左慈相處的久了,覺得這位老道無所不能,所以才慣性的問了句,此時聽到左慈這麼說,就轉過頭來詢問起自己的幾個親信謀士。
郭圖第一個開了口:“主公也不必急於一時,主公與朝廷之間必然有一場大戰,這一點是無可避免的,所以今次的仇怨來日必然能報,因此應當趁著這段時間好生積蓄實力!”
田豐與沮授等人雖然不怎麼瞧的上郭圖喜歡阿諛奉承,但是這人能成為袁紹最器重的幾大謀士之一還是有些才學,起碼這一次說的建議沒半點能挑毛病的地方,的確是目下最合適的舉措,便齊齊開口贊同。
見到帳下謀士都這麼說,袁紹雖然心中不爽,但也只能先忍下這一口氣,等來日一起清算。
“既然如此,諸公以為應該先做何事?”
幾人互相瞧了瞧,最後逢紀開口道:“主公今定鼎河北,然連年征戰,百姓多有怨言,心中思定,所以眼下應先安撫百姓,恢復民生,如此才能夠儘快恢復農事,積蓄糧草!”
袁紹點了點頭,這建議雖然比較淺顯,但的確是至關重要,若是百姓不能安心種地,那他大軍的糧草從哪裡來?所以先安民還是正確的。只不過這件事耗時日久,一時半會見不到什麼效果,所以袁紹雖然會照辦,但是臉色依舊不見好轉。
這時候許攸想了想後,突然開了口:“聞近些年甄家多次開倉放糧賑濟窮苦百姓以及流亡的災民,主公何不借機與甄家交好?”
這建議讓袁紹眼前一亮,他能從這個建議中看出好幾件好處,更重要的是見效快,幾乎是立竿見影。
與甄家交好,首先能夠讓百姓們有這麼一個印象:袁紹關心他們,你看甄家賑濟災民,袁紹立刻就表示獎賞和鼓勵,可見袁紹是贊同這種舉動的。
同時,甄家也算是河北望族,家中積蓄的存糧定然不在少數,與甄家交好的話,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讓甄家拿出一部分糧食來支援一下,這可比讓百姓慢慢種然後還不一定能夠豐收來的穩妥許多。
袁紹想到這裡,臉上喜色更濃,只覺得這個辦法簡直好到了極處,就多追問了兩句。
那許攸似乎早就料到自己的建議會被袁紹賞識,所以有問必答,更是給出了自以為最佳的建議:“聽聞甄家有一女,甚是聰慧,而且飽讀詩書極有才學,前陣子還被當今天子下詔喚進京師送入太學讀書。”
“哼,那荒唐皇帝,竟然要一女子入太學,真是……”一旁也不知是哪個人低聲唸叨了一句,不過聲音不大,倒是沒什麼影響,許攸也只是頓了一下,就繼續著自己的話。
“而且聽聞甄家開倉賑濟災民之舉也是此女建議,所以此女在河北百姓中頗有名望,若能夠……”
袁紹聽了,立刻明白了許攸的意思:“此女今年多大?”
許攸道:“年方十三,大可以先將此事訂下!”
袁紹心中估摸了下:“顯弈年歲剛好合適,近些日正愁此事呢,若能娶了那甄家小女,倒也合適!”
此話一出,便算是將這事情定下來了,接下來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去忙活,既然是許攸提出來的,那麼許攸自然會竭力促成此事,只要必要的時候自己稍微露個臉就好。
在袁紹看來,他袁家四世三公,他自己又是虎踞河北的英雄人物,那甄家能將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是他們甄家的福緣,斷然沒有拒絕的理由,所以他也就沒有太放在心上。
而許攸也不覺得甄家會拒絕,所以在得到明確指示後,大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