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支大軍入川,益州必然會重新回到朝廷治下。
平川大軍定下,具體事務都由關羽自己忙碌。
曹操並沒有參合,散朝之後則是和幾名重臣一起聚集到了御書房,討論起中護軍之位讓何人接手。
討論來討論去,卻想不到什麼合適的人選,朝廷雖然人才濟濟,但也不是說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位置上任職的。
有的人是已經有了重要的職位,不能動,而有的人則是不適合這樣的崗位。
想到此時,劉軒倒是希望儘快將兩地平定,那樣自己又可以劃拉一大批的人才,絕對不會在出現這樣的漏洞了。
中護軍沒有討論出來個結果,倒是關於爵位的討論已經定下了框架。
劉軒廢除了現在使用的這個制度,而是恢復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度。
據說這個制度最早是堯舜時期施行的,而在夏朝的時候延續,商朝則是廢除了子、男二等。
周朝恢復五等爵位制度,不過後來封國內又各自增添諸多不同的低等爵位,使得爵位制度開始混亂。
秦朝在變化後則設立徹侯二十等爵,漢朝延續,同時增添王爵,初時王爵為大功勞者皆可受封,隨後改為只有皇族才能封王。後來徹侯避劉徹諱改列侯,然後一直沿用到如今。
劉軒現在就覺得這些爵位太多太亂,還是五等爵簡單明瞭,剛好如今朝堂上擁有爵位者已經不多,經過這接近二十年的混亂,原本擁有爵位的也都死的差不多了,想要改革,如今是最佳的時機。
否則等劉軒這群新的手下立的功勳越來越多,封出去的爵位越來越多,再想改的話更加麻煩,還不如趁著現在一口氣解決。
“公侯伯子男,王爵只冊封給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皇族!”
也就是說,除了陳留王和弘農王這兩個原本‘遺留’下來的,以後皇族想要封王,就必須有大功績,否則就算是劉軒的親兒子也不會得封王爵——實際上劉軒也不可能有兒子,他早就把自己一身精氣給煉化了個乾淨。
加上他自己都長生不死了要兒子來和自己爭權奪利嗎?他的這個舉動實際上是避免劉備或者劉協等人的後代屁事不幹就有個王位在身的情況發生。
另外,劉軒規定了一般情況下封的爵位都是不能世襲的,也就是說老子的功績是老子的,兒子想要爵位?自己努力去!
甚至他做的很絕的一點就是,連王族也是如此!
“這……”
眾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沒想到當今天子做的這麼狠,不過這個命令對於國家無疑是有好處的,因為會減少很多負擔。
唯一憂慮的就是宗親們的意見——但看看當今天下的情勢,以及當今天子的權勢,那些人似乎也沒有什麼提意見的底氣。
……
第146章南下
第146章南下
爵位調整了之後,目前稱的上王的就只有陳留王和弘農王,兩人的爵位不用變動。
而朝堂上,也就曹操、呂布、馬騰三人的爵位需要變動,其中呂布和曹操都改封侯爵,馬騰則是改封伯爵。
爵位上沒有了地區名稱,也就代表著以後朝廷封的爵位雖然可以享受諸多待遇,但卻沒有封地了,連食邑也沒有。
劉軒制訂的根據爵位等級享受朝廷的財政補貼,這份錢是直接從朝廷戶部設立專司負責,也就是說新制度下的爵位沒有直接享用地方稅賦的權力。
甚至就算是王爵,劉軒也是這麼安排的,劉辯和劉協的王爵位置雖然不動搖,但他們也不會去‘封地’上享受當地稅賦,他們也和別人一樣,一切享受的福利都是從朝廷這裡拿到的。這樣也算是變向的加緊了朝廷與這些人之間的聯絡。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