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率,跟下金蛋一般的華遠公司沒法比。不過華遠公司的股份發行量總不大,沒門路的人還真買不到,而持有股份的人一般也不會轉讓。
也正是因為華遠公司的股份是有錢也買不到,路債才有發行的市場。
“你懂什麼,咱們是北平城公民,又是精忠衛,當然要帶頭支援鐵路建設。”劉綰淡然一笑,她也是久經“戰陣”的人,考慮問題比李綾遠得多。
其實,不只是劉綰投錢支援鐵路建設,北平城內趙家周家劉家鐵家李家等豪門大族,也投了很大一部分錢支援鐵路建設,因為對這些大家族而言,單純掙多少金錢已經沒有意義,他們追求的是壟斷和控制。
而鐵路,就是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的最有效手段。萬磊還私下對他們承諾,以後五年內,鐵路系統會逐步私營化,他們手上有大把路債,就是鐵路系統的大股東,鐵路運營他們說了算,以後肯定是有掙無賠。劉綰也看準了這一點,傾囊買路債。
正當劉綰與李綾呆在房間內閒談投資之道時,那十名明使分成五隊,開始了所謂的“刺探機密“之旅。他們還包了幾兩馬車,走馬觀花一般地四處亂逛,隨行的精忠衛不但沒有阻攔,一路上還非常熱心地給他們當起導遊來。
“這些傻子,吹起牛來就嘴不把門。”這一路上,胡廣打探到很多有用的“資訊”,心底對精忠衛有些不屑,以後精忠衛和萬磊等人就是一幫有錢就窮顯擺的土包子。
“這幫人如此坦率,難道真的是一點防備之心都沒有?”高惟善卻沒有老糊塗,知道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不過心念一轉,就暗道:“且不論這幫人是否另有機心,我都該將所見所聞密報朝廷,知己知彼才可百戰不殆。”
而其他來使中,有一些見識到了北平城的富庶,心思更加浮動,暗忖著是不是該跳槽了。這些來使各懷鬼胎,卻不知道,北平城真正的機密,他們永遠也打探不到,而且就算是把蒸汽機的設計圖紙給他們,他們也無法仿製,因為很多核心技術,特別是鋼鐵冶煉技術,是明朝幾十年都追不上的。
這就是技術差,一步落後,步步落後。萬磊看準了這一點,才放心大膽地讓來使在北平城內隨便參觀。
第312章 議和(四)
若要讓人由失望變為絕望,就要先給人一點希望。這是一種高明的心裡戰術,因為失望之後的那一點希望也破滅之後,那人就會陷入徹底的絕望之中。
現在明朝陷入困境,明朝的官紳看到明朝實力不如人,必然產生失望的情緒。然而,單單的失望之情並不能讓明王朝人心盡失,要徹底地對明朝的前程感到絕望,明朝那邊計程車紳階層才會集體倒向北平軍。
所以,萬磊一面大方地向來使展示北平城的強盛,使明朝士紳階層都對明王朝心生失望;一面有意無意地透露一些無關痛癢的技術給明朝,讓他們看到一絲絲奮發圖強迎頭趕上的希望,明廷為了和平發展,必定同意停戰議和。
等明朝“和平發展”上兩三年之後,就會驚奇地發現,仿建的高爐煉不了鐵,仿造的火車跑不動,這時候說什麼都晚了,士紳階層鐵定會對爛泥扶不上牆的明王朝心生絕望,建文帝就算再喊什麼天下正統,恐怕也沒幾個人聽他的了。
因為,這天下是屬於強者的,只有少數幾個二愣子才會為一堆扶不上牆的爛泥殉葬。至於小百姓,那更是隻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誰對他們好,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跟誰混,至於正不正統,那是讀書人的事。
果不出萬磊所料,第一批來使入駐北平城的第五天,明朝方面收到了使團的密報,又加派了一支使團,而這一支使團的規格就比較正式了,不但由禮部尚書李原名親自領隊,還派出了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董倫,組成豪華陣容。
李原名與董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