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交流了幾句之後,趙青來到彭氏五老自爆留下的大坑處,發現了一地的青銅碎片、扭曲損毀的長矛、短戈,以及表面焦黑、實則完好無損的扁諸之劍,與一塊淡藍色的令牌。 她檢查了一番扁諸之劍,發覺此劍總長三尺二寸,就長度而言,顯然比一尺一寸的毫曹子劍更加適合自己。 而且作為秘衛潛伏他國使用的兵器,也沒有什麼明顯的特徵,在外觀上就是一柄精良的青銅劍,不怎麼引人注目。 雖然判斷總數高達上千、吳國秘衛標配的扁諸之劍,在品級上應該及不上自己的毫曹子劍,但趙青可沒什麼用雙劍互斫來決出高下的想法。 她想了一想,猿公現下的武器仍是普通的竹棒,可以把扁諸之劍交給它使用,應該能提升不少戰力。 也不知道,吳國“泓上劍衛”的本部,會不會有對它的追蹤能力? 不過,吳國秘衛追蹤任務目標,一直追到了會稽城,應該也算不上什麼特別的事,不至於引人注目吧。 畢竟,當年吳楚戰爭的時候,這樣的潛伏可絕不在少數。 將扁諸之劍收起,趙青抓起那一塊淡藍色澤的令牌,發覺其上有著常人肉眼幾不可察的細微刻痕。 她凝神觀察之下,很快就辨認出了正面與背面的十個吳地篆文。 吳國越國的語言文字,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差異。 歷史上,伍子胥勸說夫差攻越,就提及了兩國“習俗同,言語通”的特點,認為攻下越地就可以“得其民”,而越國對吳國也是這樣,因此兩國“勢不兩立”。 只見令牌的正面刻著“泓上劍師”,背面則刻著“乙申第一十五”,應該是這名吳國秘衛的身份銘牌。 “乙申”是指秘衛的中階劃分,相當於一支隊伍的名稱?第一十五指的是此人在隊伍中的武功排行,還是隨機分配給各人的序號? 趙青心中暗暗思索,試著將精神力探入令牌內部,畢竟它能夠在劇烈的爆炸下毫髮無損,至少也算是一件寶物。 專門用如此堅固的材料打造,多半還有著別的功用。 果然,在她精神力的輸入之下,令牌表面的藍色微微發深,向外散發出了一圈奇異的精神波動。 “幽神玉?”彭離發覺自己感應中的趙青彷彿一下子消失了,不禁訝然驚呼。 趙青知道神玉是玄玉、靈玉之上的貨幣單位,流通極少,分為許多種類,具有一些特異的功效,據說戰車之所以能夠與高階修行者相抗,就與其裝備的大量神玉有關。 一枚標準的神玉,為一個指甲蓋大小,理論上相當於萬金,但市面上的價值還要高出不少。 這個淡藍色的令牌長兩寸寬一寸,恐怕有十幾枚神玉的總量了。雖然仍比不上扁諸之劍的價值,但也是驚人的收穫。 趙青又試了幾次令牌的特異效果,確認它作為身份銘牌以外,應該也是吳國秘衛執行任務時隱匿自身的道具。 無論是彭離,還是她自己,在令牌的效果被激發之後,都失去了對令牌周圍空間的感應,且自動生出了將其忽視的感覺。 而根據輸入精神力的強弱與方位,則可以控制遮蔽空間的大小與形狀。 話說回來,前往會稽城的路上,保持令牌的激發,豈不是可以大大減少危險?就算再碰上了一個新的吳國秘衛,也不會被他給探查到了。 在返回舂泉邑的途中,趙青又仔細檢查了一番自己的精神情況,並沒有發現什麼敵人臨死前留下的、可以用來追蹤的精神烙印,讓她完全放下心來。 冥冥之中,她生出一種感應,彭餘的本體,離這裡恐怕有數萬裡之遙,就算確認身神自爆的大概位置,都很難做到,更別說快速找到、並追殺自己了。 實際上,從邏輯上來說,倘若彭餘的心之身神在脫離附體遁走之後,能夠很快地找到本體,有把握追殺她,它也不至於付出巨大的代價,悍然自爆了。 而對於彭餘的本體來說,他大概不會猜到事情的真相,而是覺得敵人既然能把他的身神逼得自爆,多半擁有著神勁第二關及以上的實力,並非是由於身神想除去一名日後有威脅的敵人。 因此,冒然追查、報復,顯然是很不妥當的,因為對方很有可能是與他相近的高手,或許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