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花了文舒一百五十文。
眼看著文舒提著一大一小兩隻雞走出家門,張娘子連連感嘆,文家這日子是真起來了!平時哪見她來自家買過雞啊,今日卻是一買就是兩隻。
果然攀上高枝就是不同,這生活水平直線上升啊。
她一邊感嘆,一邊關門回了堂屋,屋內父子三人正等著她,趙大好奇道:“文家那丫頭來買雞,還一買就是兩隻,可是家裡來客了?”
張娘子白了他一眼,“不是,我問過了,說是一隻今天吃,一隻再養養,過幾天吃。”
“財大氣粗啊。”趙大感嘆的咂了一下嘴。
就是他們這賣雞的也不敢說隔幾天就吃一隻雞啊。
說到這個,張娘子更沒好氣:“咋啦,眼饞了,晚了早說了那文家丫頭長的不錯,人也利索,配給大郎當娘子多好。你非說文泰是個累贅,如今好了,那些達官顯貴都爭著求娶呢。”
“哼,等真嫁出去了再說吧。”趙大搖頭,悶了一口酒。
“你這話什麼意思?”張娘子問。
趙大似笑非笑道:“達官顯貴在乎臉面,怎麼可能讓她帶父出嫁,所以這最後要不是那些人家打消念頭放棄娶她,要麼就是她放棄文泰,自攀高枝。”
“啊,不能吧,文家丫頭看上去,是個有孝心的。”
趙大一臉的不贊同:“孝心得看在什麼時侯,等嫁人了就不一定了。”
“若真這樣,可就真替文泰不值了。”張娘子道。
想當初,他們才搬來不久,她就想過替文泰張羅一門親事,嫌些媒錢。
哪曉她剛提,便遭文泰一口回絕,說是文舒還小,怕娶了後孃對她不好。她也是女人,一想也是。
可後來文舒十歲那年,鄰街的王寡婦想要改嫁,看中文家人口簡單動了,託她去問個口信。
她當時心想這回定然準了。
一來文舒已經大了,且性子淘,力氣大,就是有後娘也不可能再被欺了去。再者文泰都空房十年了,男人嘛,能不想有個女人暖被窩,更別說那王寡婦還有不少奩財(嫁妝)。
怎麼想,這都是一樁不可能拒絕的喜事。
她滿心歡喜的去提,哪曉得才張口,文泰又給拒了,還是那個理由,文舒還小,想等她出嫁了再說。
張娘子“.”
從那之後,她算是看明白了,文泰是真的沒有動過續娶的念頭。
那會兒這片的媒婆都說,也不知文泰原來的娘子是什麼神仙人物,竟能讓他一守十幾年。
婦人們好奇惋惜的當口,也佩服他這份難得的情深,甚至會想要是自個早去了,自己屋裡那個能守幾年。
怕是半年都夠嗆吧。
這倒不是她們不信自家官人,而是這種例子太多了,娘子過世還不過百日,男人就娶新婦進門的事情放眼皆是。
婦人們哀嘆男子薄倖的時侯,更敬佩文泰這種情深的,同時也希望他能得個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