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自是鑽進廚房,大刀闊斧的動了起來。
這平民百姓開了火,皇宮自也不例外。
只是皇宮的開火儀式可比民間要複雜的多,此時御花園內,大宋皇帝趙鐸正指揮著幾十個內待鑽木取火。
內待們一字排開,用削尖的棗木橛子去鑽乾透的榆木疙瘩。藉助蠅索和簡易的機關,將繩索綁在木橛上,再將橛子鑽在榆木上,兩條腿牢牢抵住榆木,兩隻手緊緊抓住蠅索,一左一右拽起來。
透過飛速轉動木橛,摩擦生熱,鑽出火苗,不過這過程十分艱辛,成功率很低。
然而皇家不缺人,幾十個內待總有一兩個能鑽出來,而這鑽出來內待則會受到重賞,因為他為皇家帶來了新火。
皇家有了新火,便又會用這新火點亮許許多多的蠟燭,用罩子罩著,讓內待分送到各宗室親貴和文武大臣家裡去。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有此殊榮的,只有王爺,宰相,副相,樞密使,三司使,開封知府,翰林學士,進京述職的安撫使,後宮嬪妃,以及宮中有頭有臉的大太監。
威遠侯府做為勳貴自也收到了宮中送來的新火,送走內待,陸元丞望著那橙紅的一點火苗,腦海裡卻不由自主的想到一個月後,那場駭人聽聞,起至榮王宮,卻延燒禁中八殿,傷及國本的大火。
大火自四月二十三日夜間,從榮王宮開始蔓延,不到天亮,雍王、相王、南陽郡王、兗王、曹王、榮王六宮府邸,焚燒殆盡。
第二日,火勢繼續擴大,燒燬了承天門、儀鸞司、朝元殿後閣、內藏庫、香藥庫。火焚香藥庫後,數十里之外都能嗅到香氣。
繼而大火東回燒到左藏庫、秘閣史館。當日,數千人冒死搶救出左藏庫內的財物,堆積在宮城的城牆上。
午時大火燒至朝元門東角樓時,風勢突然東回撲上城牆,左藏庫金帛寶貨又付之一炬。至未時,大火竟燒到宮城外,連燒中書省、門下省、審官院。
最終,2000多間房屋被烈焰吞沒,救火的潛火兵和被困者,共燒死1500餘人。
事後,官家下罪己詔,反省自身,並將起火源頭榮王貶為端王,逐出開封。同時命參知政事秦培為大內修葺使,主持修復。
這場大火堪稱歷朝以來最大火災,帶來的損失也是空前絕後。
如今他既知後事,怎麼也要想法阻止一番。
只他和榮王素無交情,這平白無故上門讓人防範火情,著實奇怪。且榮王宮著火的原因,他並不清楚。
大理寺的案卷上留存的,也只是逃出生天者的隻言片語,經大家七嘴八舌的講述,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榮王宮廚房一使女,嘴饞半夜起來偷食,失手打翻燈盞導致。
至真相到底如何,誰也不清楚,因為那被指打翻了茶盞的使女早就死在了大火中。
如此情況想要隔絕火災,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榮王,在那幾天全府禁火。可這般大事,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榮王如何會信。
陸元丞煩燥的捏了捏額頭,細思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