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銘隨著章局長從飛船尾部進入船體。
這裡是安裝引擎的部分,因此擁有全船最高的剛性以及韌性結構。從空間來看,它是一個直徑十米左右的“山洞”。
只不過,因為要方便其他艙體裝置的裝配,這個“山洞”的洞頂還沒有封,只能算一個“山溝”。
“山洞”的兩側是兩具巨大的鉗形支架,用以固定引擎。
葉銘只在引擎段簡單地停留了一下,沒有裝模作樣地問一些諸如“難度怎麼樣”“精度如何”“吻合度怎麼樣”之類的、領導問的廢話……
作為總設計師,他對這些一清二楚。
而且由於檢測和施工裝置全程連上了艾塔,因此就算想瞞都瞞不住他。
這裡的施工進度,一切正常到完美。
——聽他們還有正常的“下班”時間就知道,進度推進得有多麼順利了。
經過引擎段,接下來的便是能源艙,這裡也是預留的空間,會等到顧院士那邊的超級電容組以及核心電路系統就位之後才能完成安裝。
很多人都以為,引擎就是核心。
實際上……對於一艘太空飛船而言,能源艙才是真正的核心——只要這裡能保持運轉,那麼飛船就不會徹底“失能”。
太空飛船不是輪船,不是機械飛機,沒有了電,它是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因此,在論證的時候,其實還有航空口的專家“弱弱地”提出建議,說能源艙這麼重要的核心艙段,怕是不該和引擎艙放到一起……
這個建議聽起來有道理,只不過葉銘直接說,如果引擎真發生了能夠影響隔壁艙體的故障——簡單地說就是炸了,那能源艙放什麼地方都無濟於事。
好吧,確實,這是太空,不像海上,輪船炸了你還能套個救生圈什麼的。
更何況,能源艙本身也是危險艙,遠離主艙體才是正確的選擇。
周圍的艙體,一根根粗壯的電線裸露在外,看著粗獷無比——這是因為還沒有加裝艙體密封板,等到鋪設完成,這些電線是完全看不到的。
而且每一塊密封板都會有編號,且滿足手動拆卸,以便進行維修檢測。
葉銘望向前方好似洞穴一般的主艙體,裡面燈火通明,熱浪湧動——裡面很多工程師都已經穿上了短袖。
看著這幅場景,葉銘便輕輕呼了口氣。
說實話,這種沒辦法用機械臂的,完全密封的艙體,這燈開久了,還真的就是小太陽。
幸好這才是三月,要是六七月份……那不得熱死。
“目前電路是怎麼引的?”
“基地引過來的,用的外部檢測電路。”章局長解開一顆釦子,見葉銘也拉開衣服的拉鍊,笑著道:“這兩天翻春了,也該熱起來了。不過過幾天就好了,現在是在裝貨艙門,裝好後就可以開門透氣了,會好很多。”
“就是,辛苦大家了。”葉銘感慨道。
走進燈光,頭頂的部位便被“封”起來了,而且空間也開闊起來。
還是用魚來作比喻的話,便是從尾部進入了腹部位置。
這裡,已經是主艙體空間了。
準確的說,這裡是貨艙部分。
作為一艘滿載2000噸的太空飛船,它的貨艙肯定不可能小——這是一個容積上萬立方米的大型空間,足以裝下海量的物資和大型機械裝置。
走過貨艙,便是主艙體。
一道高牆將主艙體與功能艙隔離了開來,並且從截面上可以看到,主艙體一共有六層。
同時,這也是重力場覆蓋的區域。
作為一艘面向太空的“飛船”,重力發生器十分關鍵——其意義遠遠超過了反重力力場,當然,從理論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