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接到楊震命令的航空兵指揮員們,也在仔細的計算著按照楊震命令對濟州島、平壤、元山的海軍航空兵基地的空襲行動,海龍、西安一線的偵察行動。
從哈爾濱到濟州島的直線飛行距離,大約為一千三百餘公里。也就是說往返的飛行距離,大約在兩千七百餘公里左右。以伊爾四轟炸機最大作戰半徑在三千八百餘公里的情況來看,伊爾四轟炸機從根據地內起飛完全可以完成對濟州島的轟炸。
只是如果從哈爾濱起飛,除了出動規模較大的機群之外,因為航程過遠,使得轟炸機的載彈量將難以形成足夠的破壞力。但是在經過仔細計算之後,航空兵得出伊爾四轟炸機在掛載八百公斤炸彈時,從佳木斯或是牡丹江起飛的時候,航程完全可以覆蓋整個朝鮮半島。而且載彈量,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當然如果提前到東寧或是寧安,轟炸機的載彈量還可以進一步的提升。以伊爾四轟炸機最大兩千五百公斤的載彈量來說,掛載一千公斤至於一千五百公斤的炸彈,對濟州島進行空襲完全可以。這樣,出動的機群數量至少可以減少一半。
只不過從東寧、寧安起飛,油彈補充比較相對費勁。而且寧安距離日軍佔領區的距離也太近,不利於行動的保密。從至濟州島直線距離,不過一千公里的佳木斯起飛,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佳木斯是抗聯老根據地,將前進基地放在這裡,完全不用擔心洩密的情況。
也就是說,出動伊爾四轟炸機對濟州島的空襲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只是航程上沒有問題,但對濟州島的空襲,卻要面臨其他眾多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導航的問題,是目前航空兵根本無法解決的。
從佳木斯起飛,最大航程三千八百公里的伊爾四轟炸機,其作戰半徑的確可以飛抵濟州島。但在這上千公里的全程航線上,抗聯不會得到任何的地面導航和空中。而抗聯本身的遠端導航能力,尚在建立之中。眼下還無法承擔為進行長途奔襲的轟炸機,進行導航的能力。
而且對於抗聯來說,因為對朝鮮境內情報收集的薄弱,導致抗聯對日軍在朝鮮境內,究竟有多少可供日軍作戰的機場並不清楚。尤其是對駐紮在朝鮮半島上的日軍戰鬥機群部署情況,目前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情報。甚至就連朝鮮境內,究竟有多少日軍機場都不清楚。
無論是從佳木斯,還是從牡丹江起飛,前往位於整個朝鮮半島東南部,幾乎是朝鮮半島最南邊的濟州島日軍海軍航空兵基地。所需要的航線,都要穿越整個日軍重兵佈防的朝鮮半島。在缺乏遠端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之下,很有可能會遭遇到重大損失的。
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
最關鍵的是,由於情報收集能力的限制,目前抗聯對朝鮮半島上空的氣象,山脈的走向,以及沿途可能經過地區的日軍高炮、戰鬥機群部署情況都一無所知。眼下就連一張大致的航線圖,抗聯手中都沒有。
甚至除了幾張日本人出版的朝鮮民用地圖和朝鮮東北部的軍用地圖之外,連一張詳細的朝鮮半島軍用地圖也沒有。日本人對朝鮮控制極為嚴密,尤其在抗聯重新崛起,並打進過朝鮮境內之後,對地圖的管控更加嚴格。
上次陳翰章帶兵殺進朝鮮,只從日軍手中繳獲了幾張朝鮮東北方向的地圖。而朝鮮其他方向的地圖因為沒有殲滅到日軍高階指揮部,所以並沒有繳獲到朝鮮全方位的地圖。透過朝鮮境內的地下組織,千方百計也只不過搞到了幾張民用版的地圖。
沒有航線圖,甚至就連必要的軍用地圖都沒有,就無法確定航線。而整個行動過程也缺乏有限的導航,也限制了航空兵部隊對濟州島可能的轟炸。再加上抗聯航空兵轟炸機部隊,雖然已經部分形成戰鬥力,但受制於某些條件的限制,還缺乏長途奔襲的經驗。對奉天那次不成功的空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