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就是為 娘娘死了也難報一二。公主若一定想到山裡先清靜一段日子的話,奴婢懇求娘娘恩准奴婢出 宮服侍公主。那裡原本是奴婢的故里,鄉里鄉親的有什麼事也好照應,請娘娘答應奴婢吧! ” 李妃趕忙拉起奶孃:“咱們雖是主僕之分,卻也有姐妹之緣。妹妹從此就免跪回話 吧。” “娘娘,奴婢此生永遠都是公主和娘娘的奴婢,不敢與娘娘攀稱姐妹。”秀月忙道 。
李妃嘆氣道:“唉!別人不知,你當清楚,我如今雖貴為王妃,可當年國破家亡時還不如妹妹啊。你我姐妹十幾年來也算得上榮辱與共了,這隻怕也是前 世註定的緣分。而且,妹妹和公主原也有三分的母女情緣,妹妹若陪她出宮,我自然也能放 下三分的心了。只是妹妹以後還要替我多教導她,雖可以到山寺修行一段時日,但千萬不要 剃度,這樣進退往來也方便一些。” 奶孃一邊點頭記下,一邊謝過娘娘的信任,遂和娘娘商議如何悄悄離宮動身、派誰 跟著出宮護衛穩妥等事。二人最後商定:出宮前,公主把一份封好的書信交給宮裡一位靠得住的宮女,令她兩天後將書信轉呈娘娘和陛下。在書信中,公主對父皇母妃的養育之恩說了一番詞懇意 切的話,又講明自己已經剃度蓮臺,從此堅心禮佛,請父皇母妃勿再相逼等話。
一切安排妥當,娘娘派了兩個靠得住的宮人和奶孃一起,護著公主悄悄出宮徑往 中嶽嵩山而去。
公主出宮後,武帝乍見到娘娘呈來公主的書信,當即拍案大怒。待怒火稍稍平息一 些時,細想:這個女兒從小到大也是自己寵壞了她。如今,大周佛道斷滅,她反而弄了個不僧不道的模樣,待在宮中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不僅遲早會為人恥笑,也終是自己的一塊心病,還得早晚為她操心煩惱。如今雖出了這樣的 事,倒也正好藉此轉告尉遲府上,請尉遲公子另行聘娶。過一段日子吃夠了苦時,再 派人把她接回宮就是了。
如此,武帝情知李娘娘肯定知悉公主的下落,卻也並不刻意詢問,只是呵斥她教女 無方,致令出此逆女。並責令李妃一定要儘快派人打探公主人在何處,好歹一定要勸回宮來。說公主一旦在外遇到意外或是受了委屈,一定拿李妃是問。
李妃也不糊塗:如此天大的事,陛下不立即派人出宮去尋,卻責令自己著人辦理,便已情知陛下的三分意思了。不覺暗暗舒了口氣,心想正好可以藉此令人給公主送些米糧衣 物的了。
陛下離開後,李妃立即派了幾個老成穩妥的宮人出宮趕到初祖庵,專門留守護衛公 主等人,並擔負公主等人日常用度的供給採辦。
→虹→橋→書→吧→。
第105節:第二十七章(5)
朝廷下詔斷滅釋老之前,初祖庵原也有好幾百修行的僧尼。自朝廷下令斷除佛教之 後,除下詔留下幾位前朝和今朝皇室的后妃公主另加上七八位早年隨主子一齊出宮服 侍的宮人外,其餘的人全被驅逐返俗了。
當初朝廷收回寺田時,雖也給她們留下了幾十畝寺庵附近的好田,以供她們生計所 需,然而幾位當年的后妃公主,如今畢竟已是老的老、病的病,而且朝廷又規定今後寺庵不許 再收弟子,幾位老尼每日裡只能慼慼惶惶、冷冷清清地相依度日。
如今忽見當朝宇文賀公主也來到寺裡修行,眾尼實在是喜出望外! 公主因怕父皇追拿,一入寺便要魏廢帝的皇后、皇姑媽為自己剃度。奶孃急忙勸道 :“眼下並未到山窮水盡的一步,公主暫時不要落髮。此時先帶髮修行,果然聞聽陛 下派人來尋時再落髮也不遲。” 公主便不再執意剃度了。
雖說公主在宮中常常想象山寺的孤冷悽絕,在山寺過了一段時日後,才真正知道出 家人所過的日子竟是如此的寂冷清苦。風和日麗的日子倒也罷了,白日裡天和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