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一個小笑話,說:“有一次他在回家的路上途徑一個漆黑的小巷。行走間,突然被一位‘太極拳高手’一下子打倒在地。
他爬起來後,對這巷子裡說到,‘請問高人尊名大姓?你的功夫,只在我師父陳發科之上,不在他之下。’久久不見迴音,他開始在被打倒的地方四處摸索。
摸來摸去,摸到了一塊水淋淋、滑溜溜的西瓜皮。他立即對西瓜皮做個揖,說道:‘西瓜皮老師,我一定會去好好練習你今天教我的跌法,不辜負你的教誨!’”故事雖一笑而過,留下的道理卻讓後人回味無窮。
瓜皮溼滑,當人將重力作用在它身上時,它並非直面硬抗,而是藉助平行划動卸去力道,致使踩踏之人失去重心,摔倒在地。同時,踩踏者所用的力量越大,所受的反作用力則越強。
昔有蘋果砸中牛頓額頭,助其領悟萬有引力;今有瓜皮滑倒洪大師,品得借力打力三味,可謂一段佳話。
改革開放初,中國武術運動永珍更新。洪均生聲名日隆,推手絕技更是被世人冠以“太極魔手”的稱號。海內外慕名到濟南拜師學拳者絡繹不絕,其中還有不少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日本的外國人。
在學習過洪均生的拳法之後,來自日本的曾吾忠弘曾這樣寫道:“觀看了洪老師的師範表演,真正看到了我們所傾慕的東西,感到在他身上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極高雅的武術氣質,而他就象一位傑出的哲人,蘊藏著人類的奧秘。”
據說,還有日本武士請求與洪均生切磋,洪均生欣然應允。切蹉時,那武士飛身躍起,欲直踢洪均生面門,卻見他抖了抖肩,武士不戰自退,踉蹌數步返回原地。
三次主動攻擊,三次無功而返。武士甚至沒有觸碰到洪均生的身體,便主動認輸。之所以如此,並非是洪均生會什麼玄奧的氣功,而是武術高手過招講究一招制敵。那武士每次出手都被洪先生洞察先機,防禦之勢做得滴水不漏,且隱隱間暗含著相應的反擊策略。武士自知討不得好,只得退卻。
欒奕前世的父親恰恰正是這洪傳陳式太極第三代傳人,練習拳法十數載頗有心得,後強拉兒子欒奕學拳,欒奕雖不樂意,卻也無法,只得隨父日夜演練,兩路拳法倒也學了個齊全。
只可惜,自投身東漢以來,欒奕一直沒在碰過這套拳法,如今記憶變得模糊起來。不過,有些東西一旦練得多了,就變成了人的本能。就像游泳、騎腳踏車。
100年不遊、不騎,跳到水裡適應一陣,照樣能遊得歡快;登上車子溜一陣,照樣可以騎行萬里。太極之於欒奕同樣如此,連續兩年一早一晚練拳,讓兩路洪傳陳氏太極拳譜刻在了他靈魂最深處,即便十數年不練,隨著記憶重拾,也能漸漸浮現出來。
下意識的,欒奕不由自主在張飛家院落裡舞動起來:預備式、金剛搗碓、懶扎衣、六封四閉、單鞭、白鶴亮翅,一遍演練少顯生疏,時有打艮之處,第二遍則流暢了許多,及至第三遍時已有行雲流水般的態勢。
三遍老架一路拳法打下來,欒奕已是滿頭大汗。睜眼一看,卻見張飛、典韋驚訝到無以復加,下巴幾乎貼著胸脯,四支牛眼瞪得老大,直勾勾地盯著自己看。
欒奕疑惑地低頭打量一番自己,探查一番沒發現有什麼不妥的地方,衣服潔淨如新,雙手之上也沒什麼瑕疵,便問:“二位兄長這是怎地了?”
張飛、典韋同時搖頭,又同時點頭。
“那你們這是……?”
析疑間,只聽北側門口,也就是那扇酒莊大堂通往張家後院的門下傳來一震讚許之音,“好拳法!”
欒奕循聲望去。這次輪到他驚訝到無以復加,下巴幾乎貼著胸脯,上眼皮幾乎全部沒到眼眶中去,暗暗驚歎:竟是他!自己還沒來得及去找他,卻沒想到他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