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太子的談話 (第1/2頁)

次日,在遼王的陪同下,太子一行就在金州參觀了遼海衛的新船廠。

與應天龍江船廠相比,目前的金州船廠規模還是小了些,但在地方水師中絕對是首屈一指,特別是這船塢竟比龍江船廠的還要大許多。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船廠已經造出兩艘六百噸級的二桅戰艦“金州號”和“蓋州號”。

此時停靠在最大的船塢中,正在建造的是遼海水師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千噸級三桅戰艦。

古人造船,為了方便計算工時、材料,核定關稅,往往按料概算船隻大小,千料大船排水量相當於三百至三百三十噸,實際載重量又打個六到七折。

宋元時期,東南沿海雖然也有三、四千料大船前往南洋、西洋貿易,排水量相當後世的一千到一千三百噸之間。

但是因為老朱禁海,到了明朝初期,船越造越小,兩、三千料大船往往就是人們認知的極限。至於戰船,尺寸更小,內河不超過一千料,近海不超過兩千料。

到了鄭和下西洋,朱老四傾全國之力打造的寶船,最大也不過五、六千料,排水量相當於兩千噸。

其實,即使到了後世,千噸級的軍艦也是很威風的。

蔣島主退到臺灣後,僅派一艘千噸級的“太平號”護衛艦,就能封鎖大陸東南沿海,讓浙江、福建兩省漁民們不敢下海捕魚,失去了生計。

國人自主研發的第一艘護衛艦“南充號”,打遍南海無敵手,被稱為功勳戰艦,排水量也才是一千一百多噸,介於三千到四千料大船之間。

因此遼東現在所造的六百噸級戰艦已算是中型戰艦,千噸級的戰艦絕對是大型戰艦了。

朱大看了,免不了東問西問,管他聽不聽得懂,都會微微點頭稱是,這就是當大領導的定力。

遼王看到太子興致勃勃,就詳細為他作了一番介紹:

“大哥,你先前從登州乘坐的戰艦隻有兩千料,算是中型戰艦,以遼東海防諸衛命名。”

“現在正在建造的是三千料大型戰艦,準備以大明鎮藩之所命名。為鼓舞遼東水師官兵士氣,還請太子為大艦題寫艦名。只要有一艘這樣的大型戰艦,輔之以數艘中型戰艦,就可以確保從鴨綠江到山東沿海的千里海防不受倭寇侵擾。”

“待他日遼東再造出四千料、五千料鉅艦,便是徹底根除倭患之時。”

看到眼前三千料的雄偉戰艦,威風凜凜,氣勢非凡,太子也深感震撼,欣然應遼王和安陸侯所請,為這戰艦題名為“廣寧號”。

隨後,太子乘坐水師戰艦從水路到蓋州,然後又從蓋州登陸,一路向北,走走停停,六日後終於來到了瀋陽。

期間,太子會時不時地找一些遼東大員進行談話。

他首先就找曾經的心腹黃湜瞭解遼東的屯田情況。

黃湜就把這三年來遼王屯田情況作了詳細彙報:長春極寒之地種了二十萬畝水稻,畝產水稻七百斤,懿州沙地種了二十萬畝土豆,畝產三千斤,黑山旱地種了二十萬畝紅薯,畝產六千斤……

黃湜的彙報其實是打了個七、八折的,太子聽得嘴巴能放進個鴨蛋。這黃湜莫非被十五弟使喚傻了吧?什麼時候糧食能夠畝產上千斤,還六千斤?你咋不說點石成糧呢?

等快到到瀋陽附近的時候,黃湜請太子到田間地頭採風。

看著那正在收穫的水稻,太子感覺自己倒像個沒見過世面的蠻夷。這遼東不僅能種水稻,而且畝產怕是有江南的二倍之多!也遠非蓋州、遼陽等地所見水稻所能比。

太子又找鐵炫瞭解遼東教化情況。

鐵炫就把遼王依託城市辦學堂、建藏書樓、修寺廟,又依託學堂教化萬民,依託藏書樓開啟民智,依託寺廟安撫諸夷等事情一一作了

最新小說: 穿越三國做將軍 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 小馬:編寫之眷 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 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 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 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 三國大軍溼家 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 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 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 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亮劍:特戰小組恭喜發財 短影片:給古人紅色震撼! 大唐:不讓我種地,就把你種地裡 考前測試在發瘋 四合院的一股清流 盜墓:你們真的不是npc嗎? 開局貝利亞從吞噬哥爾巴開始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