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植北上時,專門帶去了從那山西移民中挑出的一百個貌似會種地的青壯年,八百頭耕牛以及各種大批作物種子。
等郭英趕到的時候,遼王已經早已走遠,只有後續人員在安排裝運工作。
醫巫閭山脈的海棠山日漸蔥綠,比以前的青黛色明顯親切活潑了許多,經過一場小雨後,似乎可以擠出水來。
天上北歸的大雁也越來越多,宣佈塞外春天的到來。
好一派“春景漸芳,暄和未盡”的氣象。
但是,革命不是遊山玩水,朱植無心欣賞這大好美景,帶著人馬沿著海棠山上的遼金故道,快馬加鞭。
不到一天時間,他便到達懿州,也就是後世的阜新。
三十年前,劉福通派關先生、破頭潘率領四萬紅巾軍北伐,一口氣端掉元朝在草原上的避暑都城上都。
隨後,紅巾軍東進懿州,把遼西搞得人仰馬翻;繼而跨入遼東,攻破遼陽,成立了新的遼陽行省;最後在遼東半島招兵買馬,攻入元朝的駙馬國高麗……
可惜的是,劉福通的戰線太長,兵力太過分散,從江南到華北,又從塞外殺到半島,雖然在全國各地點燃了熊熊的反元大火,最後也和元朝拼了個兩敗俱亡。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卻乘機得以在江南猥瑣發育壯大,鼎足而立。
朱植一路走來,一邊回顧這段歷史,一邊也在心裡醞釀,整理思路,準備按照當年關先生的進軍路線,先穩定遼西,再發展遼東。
懿州確實是個好地方。
懿州城剛好地處努魯兒虎山和醫巫閭山之間的盆地中心,一江細水穿城過,水草豐美,可耕可牧。
這裡有時候是東胡、契丹等北方遊牧民族的後花園,有時候也是他們內窺中原的前進基地。
朱大能率中護衛的中軍來懿州後,發現懿州城雖然幾成廢墟,但沿著細河兩岸,也是沃野千里,遠處的小山坡上,已是百花競相開放,特別是一片一片粉色的杏花林。
大雁到了這裡,就連天鵝也到了這裡,春天最終還是到了這裡。
朱大能這個大老粗,雖然說不出“春景漸芳,暄和未盡”這樣的美妙詞句,也覺得是一個好字了得。
他迅速兵分三路:一路清理舊城,搭建簡易軍營,一路尋勘煤礦,順利規劃屯田,一路四處巡邏,勸返百姓。
一切進展都很順利。
不到三天時間,兄弟們就發現了淺淺土層下的煤址,開始挖了起來,運往廣寧。
朱大能還發現,同最初的廣寧城一樣,懿州城周圍,除了幾座寺廟尚有僧侶外,幾乎沒有什麼百姓。
他也學遼王,派人帶著鹽茶等稀罕之物四處查訪,把群眾工作做到寺廟和深山老林去。
等朱植到達懿州的時候,朱大能居然陸陸續續勸導了百十戶百姓回城居住,還有一百多名僧人還俗,這一下子就有了兩個村子的輪廓。
這些人開始自力更生,修復家園,城裡漸漸有了炊煙,細河兩岸也漸漸有了田畝。
當朱植聽說有這麼多僧人還俗時,突然想到遼東歷史上有一件奇葩現象:和尚比平民多!
遼地自契丹以來,佛教興盛,寺廟僧侶眾多。
自元末戰亂以來,許多像老朱這樣的窮苦人家孩子只能寄身寺廟,混口飯吃,遼東寺廟裡也是人滿為患,以至於有“有名的和尚三萬六,無名的和尚數不清”之說。
而且,懿州又是道家祖師爺張三丰的故鄉,道教自邱處機西行,傍上成吉思汗這條超級無敵大粗腿之後,和元朝的關係一向不錯。
因此在蒙元時期,遼東的道觀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想到這裡,朱植決定親自以大明親王之尊,走訪周邊寺廟道觀,動員和尚和道士們下山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