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人作為都察院的中堅力量,才學功名不能太差,那麼究竟誰最適合擔任這個職位呢?
很顯然是自己。林甫勾起嘴角,叔父著手安排拉攏了寒門士子們,自己總也要跟兩步棋才是。
到時候諸位寒門才子入了都察院,創辦了六科,究竟誰最適合領頭?還不是自己這個所謂的“寒門領袖”?
這就是林甫冒險不正面答卷,而是提出這樣一個言官體系的最終目的。
自己是陛下結拜弟弟的兒子,身份上信得過。自己家族枝葉稀疏,只和陛下的親弟弟葉王府關係親密,沒有尾大甩不掉的後顧之憂。
自己的才學過人,就算沒有連中三元成績也是世間一流的人物,名望上說得通。更重要的事情是,自己是這個方案的提出者,設計者,陛下完全不用擔心自己不知道該做什麼,怎麼做,用起來很放心。
官位的品級上升是有最低限度的,自己中了一甲才是七品官,要是按照正常的流程,就算這麼多層關係在,自己又那麼早,十七歲半步入七品翰林的位置。
但想慢慢熬到一品二品入內閣,那再怎麼樣也得十來年,三十多歲了。
若是自己走了這麼一個路子,給了陛下一個正當理由寵信自己,等自己翰林磨礪幾年出來入都察院,那升級速度肯定比正常流程快得多。
自己提出了這個改革方案,等到兩三年都察院樹立好威信後出翰林入都察院給陛下當刀子使,五六年的時間,就有可能直逼正三品。
因為翰林院是老機構,現在內閣的閣老們全是翰林院出來的,這條路雖然穩,但是太慢了。
而都察院是新機構,現在還在摸索階段,自己指明瞭方向,再加入進去立功,跳著級往上爬就成為了可能。
等到自己爬到都察院左都御史,那就是從一品的大員,再轉型入內閣當個閣老,絕對比在翰林熬要快至少一倍,豈不美哉?
這就是林甫的小算盤,因為說到底他在什麼吏治,農業,經濟,軍事等等領域都沒有什麼過人的天賦,就只是普通人一個,有前世的史實借鑑,也只是一個聰明一點的普通人。
若是有幸連中三元,這等光環實在太耀眼,林甫實在也沒有信心在國事上幹出配得上名聲的成就來。
但穿越人士看歷史程序的能力是無人可比的,自己的這一套言官體系正合陛下的胃口,那麼就已經不需要別的什麼才能了,僅此一條即可保送自己平步青雲。
既然皇子們的鬥爭已經把自己參合了進去,那麼穿越人士也要出牌,也要積攢實力了。林甫可不傻,這種事情已經找上門來,可不是擺擺手就能推脫掉的。
要想在這種鬥爭當中不成為犧牲品,不成為被人玩弄的傀儡,那就需要足夠的力量,足夠的權勢,足夠的價值。
而目前情況,林甫實在沒有想到什麼其他的法子可讓自己一路仕途暢通。
父母親的關係雖然厲害,卻都是在軍方,加上自己完全不知道那邊誰是誰,不好開口。而且就算走那邊的門路,怎麼走呢?現在天下太平,都是駐守的事情,最多偶爾和邊境的遊牧民族有點衝突,沒有什麼軍功可立,還不如走文官的路子快。
而文官的路子,其實翰林是最快的了,起步就是七品,平時工作的地方全是內閣閣老們,要麼怎麼有人要用四品知府換沒品的庶吉士呢?還不是因為三年就轉正成為七品翰林。
但他還嫌不夠快,要更快,不僅更快,他還想要比高於品級的力量,那麼此時的文官體系可以說是一石四鳥。
陛下的賞識,科舉的名次,升官的速度,日後的權力,盡在這區區三千字的策論當中!
於之陛下,是雪中送碳,解了燃眉之急;於之自己,則是一條青雲路直鋪上天!
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