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子彈可能都偏得不知所云。
等林恩下蹲裝彈後又以舒展的姿態重新蹲起,雙方的戰鬥已經迅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隨著蘇軍坦克再次衝上河岸,埋伏在主陣地前方的德軍反坦克步兵們故技重施。為了確保命中又儘量節約彈藥,在一名軍官的協調下,各戰鬥組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只對付當面出現的蘇軍坦克,而巧妙的部署使得他們總能夠抓住蘇軍坦克最脆弱的時刻予以攻擊。不過,戰場上沒有任何一種戰術是戰無不克的,大批步兵緊隨著第一批坦克衝上了河岸,雖然德軍戰壕中的機槍甚至“**沙”都對他們造成了極大的殺傷,但蘇軍步兵的近距離射擊也對戰線前沿的德軍反坦克戰鬥人員構成了直接威脅。那些使用“鐵拳”和“坦克殺手”的德軍士兵要麼是被對方的子彈壓制在了散兵坑裡,要麼是在冒險攻擊時慘遭射殺。縱使德軍主陣地的機槍和衝鋒槍火力在短短數秒內就掃光了第一批衝上河岸的上百名蘇軍士兵,這至關重要的幾秒鐘仍舊改變了戰鬥的程序——數輛T—34終於衝上河岸,它們炮塔與車身正面的機槍當即發揮了威力,近距離的猛烈掃射頓時使得德軍陣地上火星四射、泥屑飛濺。守軍官兵們就算有用血肉之軀強抵敵方坦克的無畏精神,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是平白增添了傷亡,而那些使用反坦克火箭筒阻擊蘇軍坦克的德軍士兵一旦獲得機會就立即發動進攻,然而戰場上的節奏已然被對方錯開,待到前面那幾輛蘇軍坦克被擊爆,後面更多的坦克已經爬上河岸……
眼看越來越多的白色身影緊跟著甲殼蟲似的T-34湧上這一側的河岸,林恩別無選擇地放棄了“安全計劃”,在打光一排子彈之前,他僅戴著布質軍帽的腦袋、集聚氣管和動脈的脖子連同肩部都暴露在外,略略壓著槍口,以最快的速度射擊、射擊再射擊。縱然如此,眼前的敵人還是越來越多。
最後一槍撂倒了距離還不到六十米的敵人,林恩縮回到散兵坑裡時,忽然覺得自己呼吸急促、心跳超快,右手抓著一排子彈想要往彈倉裡填,開啟槍機後偌大的口子子彈第一下居然插偏了。
鎮定!鎮定!
林恩在心裡對自己說,並嘗試用深呼吸的方式減緩壓力和緊張情緒,但這一招似乎並不怎麼有效,好不容易重新裝好了子彈,他抬頭起身的時候才想起本來打算調錶尺的,懊惱演變成了沮喪,沮喪導致急躁,接下來的第一槍只打中了蘇軍士兵的腿部——這可是五十米不到的距離!
拉動槍栓時,林恩不經意抬頭看了一眼,卻見對面那名蘇軍士兵手中的**沙猛然噴射出了火舌,子彈彷彿是直奔自己而來的,他大為驚恐甚至絕望,並且下意識地作出了完全不合時宜的舉動:舉槍射擊。
倉促間的射擊果然沒有打中,但好在戰壕中的同伴們隨即用衝鋒槍幹掉了那個危險的傢伙,另一些人則接連不斷地向陣地前方投擲手榴彈。這雖然可能威脅到己方的反坦克手,但眼看著蘇軍士兵如潮水一般湧來,他們也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
“上刺刀!”
因為曾經懷著無比震撼的心情聽到過三次,林恩牢牢記住了這個口號以及它的含義。白刃戰是自己的短板,林恩心知肚明,因而他接下來仍是不斷重複瞄準、射擊和拉槍栓的動作,等他打光了餘下的三發子彈,那些兇惡的蘇軍步兵已經衝進了守軍的主陣地,他們隨即與端槍而出的德軍士兵捲入混戰。在這種情況下,步槍的射擊在很近的距離上是難辨敵我的,林恩左手豎槍,右手原本打算從腰帶掛著的刀鞘裡拔出刺刀,然而一些蘇軍士兵直接越過德軍戰壕往前面衝——悲催的說,這會兒林恩就算想要裝死也來不及了!
大腦如過電一般,林恩的思維在倉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