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機械委的重點企業,星北重機早在70年代就已經開始進行數控機床的研究了,這比漢華還要早出0年以上。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星北重機對於數控機床的投入遠遠不及漢華,因此技術水平便慢慢地落在了漢華的後面。近幾年,韓育仁感覺到了數控技術對於未來企業競爭力的影響,開始著手加大研發投入,倒也取得了不少進展,星北重機在國內數控機床領域中,也算是進入第一梯隊了。'。'
在林振華看來,漢華掌握的數控技術即便在國內算是領先的,但相對於國際機床巨頭來說,還差得很遠。正因為有這樣的認識,他並不忌諱向國內同行轉移這些技術,他希望同行們能夠利用這些技術守住國內市場,至於漢華機床公司,從來也沒有把爭奪國內市場當成自己的目標。
韓育仁則不同,他習慣了在國內市場上當老大。
在他看來,國內市場就是一盤菜,應當由他先下筷子,他吃飽了,別人才能夠撈點剩下的殘渣充飢。徐根潤、包光明等人曾經多次向他提出請求,希望星北重機能夠向他們轉讓一部分數控機床技術,以便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但韓育仁一概給予了拒絕。
韓育仁不希望給自己培養出競爭對手來,境外企業的技術先進,那是他沒辦法改變的事情,他不能讓國內企業也個個變得先進起來,否則星北重機自己的rì子就難過了。
對於這件事,不光徐根潤等人覺得不滿·連機械委的官員們也很是惱火。過去朱晉文在任的時候,就曾專門找過韓育仁,要求他搞幾期數控技術培訓班,幫助其他企業掌握這項技術。但韓育仁表示,如今已經不是計劃經濟的年代了,企業擁有自主權,企業開發的技術屬於企業自己的秘密,國家無權呼叫。
這裡其實是有一個悖論的·嚴格地說,星北重機的技術,還真不屬於企業自己,至少不完全屬於企業自己。星北重機的許多技術研發工作,都有國家重點專案作為支撐。國家在對這些重點專案進行立項的時候,就有依託專案開發技術的想法,在預算上也是留出了研發經費的。這種拿著國家經費開發出來的技術,國家怎麼就無權呼叫了呢?
但中國的事情就是如此·君不見每一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資助了那麼多的專案·有哪個專案組把自己獲得的資料拿出來與同行共享了嗎?國家出錢建了無數的資料庫,但這些資料庫的所有權卻屬於各自的專案負責人,其他人連參考一下都是奢望。大家都把同行當成對手,科研領域是如此,工業領域也是如此。
在這樣的風氣之下,林振華就更顯得像是一個異端了。從早年向其他家電企業授權生產五葉風扇,到後來組織化工裝置聯盟共同開發大乙烯,再到這一次轉讓數控機床技術,他似乎一直都在給自己培養對手。但每一次在培養出對手之後,他的收益卻沒有減少·反而越做越強。
這中間的奧妙-,就在於林振華始終盯住了國際市場,他的競爭對手是國外企業。在他的眼裡,國內的同行並不是對手,而是自己最可靠的同盟軍。
徐根潤、包光明這些人,一方面是不憤於林振華的年輕·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傳統上對星北重機的依賴,所以選擇了站在韓育仁一邊。但既然有人在挑戰星北重機的霸權,他們也就樂於藉機給韓育仁敲敲邊鼓,希望他能夠學學林振華的樣子,至少給自己的鐵桿粉絲們讓出一些好處來吧?
“老包,你們廠也打算搞數控了?”韓育仁對包光明問道。
“是啊·韓總,現在不搞數控已經不行了。”包光明愁眉苦臉地說道,“我們廠的傳統產品是大幅面卷板機。現在已經有兩家韓國的卷板機廠子進來了,一家在廣東,一家在蘇州,它們的產品都是帶數控的,壓力、曲率、折彎角度等等,一次直接輸入,機器自己就全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