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族的鑄兵眼,靈性金屬的內部結構在眼中一清二楚。
目光掃視許久,確定要從哪裡下手改變金屬內部結構,左天選開始行動。
能量鍛造錘舉起後重重砸落,鑄兵眼下的靈性金屬內部靈點排列結構發生改變。
這個過程,左天選透過一錘接一錘的重擊將靈性金屬內部的結構光點朝他預想中的排列方式組合。
這次他鍛造的是一把短柄戰斧,武器的內部主要結構他挑選的是三種排列方式。
分別是用於提高武器抗破壞性的堅固結構,提升戰斧鋒利度的鋒銳結構,以及噼砍附帶屬性元素的混合結構。
其中最難的是元素混合結構。
這種結構對不同的靈礦有不同的組合方式,目的是透過結構變化提取靈礦本身附帶的屬性。
例如戰鬥中用短柄戰斧噼砍,能附帶靈礦本身的屬性對目標造成一定的屬性侵蝕傷害。
這次鍛造的短柄戰斧使用了三種靈礦,需要分別搭建三種提取元素的結構,再組合成一個元素混合結構。
鍛造的最終目的就是將靈礦的功能發揮到極致。
而組合排列靈礦內部的結構,就是鍛造師製作武器最關鍵的一道關卡。
這一點可以參考自然界的碳元素的排列組合,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是金剛石,可以是石墨……不同的排列組合物理性質有很大的差異。
這不同於人類最原始的鍛造工藝,是以成型為主要目標,鍛造師更多關注是微觀層面的結構變化。
為武器塑形反而是最簡單的步驟。
一名優秀的鍛造師,就必須掌握大量專業知識,然後熟練將知識運用於實踐。
左天選捶打靈性金屬的過程持續到了晚上八點。
汗水已經浸透了褲子,已經飢腸轆轆的他卻沒有停下捶打,仍在繼續努力。
這個過程是對左天選的體力的艱難考驗,封棋這次考試的內容要求之一就是要左天選不停歇的一次性打造出一柄武器,且過程中不能有影響鍛造步驟的休息時間。
透過反覆的捶打,此時靈性金屬內已經有兩道結構排列組合完成。
現在左天選正在進行的是第三道,也就是最難的混合元素結構的排列。
每一錘砸在靈性金屬表面,左天選體內的靈氣就會順著鍛造錘砸入靈性金屬內部,一點點改變內部結構的排列方式。
這個過程看似暴力,但進展卻是非常緩慢。
進入到忘我狀態的左天選右臂已經明顯有些乏力,肌肉不受控制地輕微顫抖。
他的體能已經達到了體能極點,這時候腦海中有任何想要放棄的想法,他都可能會不受控制的洩力倒下。
時間來到晚上11點28分,當混合元素排列的組合生成,靈性金屬內部的三道組合結構就像是咬合在一起的齒輪,緊密相連。
身心疲憊的左天選仍沒有停歇,當即將靈性金屬重新投入鍛造爐內,進行高溫加熱。
這時候靈性金屬的內部結構還不算穩定,需要透過高溫將結構穩定。
一小時後,左天選開始再次捶打從鍛造爐裡取出的靈性金屬,只是這一次顯得十分輕鬆,因為結構已經成型,接下來只需要為武器塑形即可。
時間來到1點。
左天選取出一柄手指長的刻刀,不懼被燒得通紅的武器,開始精細化凋刻。
這是器族獨有的鍛造技藝,為武器銘刻,也可以稱之為附魔。
僅用了半小時,左天選就銘刻出了一團複雜的圖桉,此圖桉類似於人類的陣法學,透過節點之間的相連來創造實用功能。
複雜圖桉的表面還留有三個鑲嵌孔,可以放入能量寶石進一步強化短兵戰斧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