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值得他們終身奮鬥。
王叔文心中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進取心,將帝國的強大和自身的前途融合在了一起。而這也是經歷了帝國士民教育和國民教育出來計程車人普遍具有的特質,王叔文心想,這就是大唐的國民教育和克里特的公民教育最大的不同。
“帝國興,國民榮;帝國弱,國民恥。”“國家雖安,忘戰必危!”——這是大唐的教育,以榮辱感,使命感和憂患感為根旨;以“忠誠,榮耀,勤奮,進取,創造”為思想核心,輔之以禮儀品德教育,和克里特的公民教育相比,大唐的讀書人更具有勤奮、進取精神。
王叔文摸出袋錶看了一眼,已經是人定二刻,這些清掃街道的公民還是不慌不忙的,幹起活來有種散漫感,若是唐人必定是利索的,只需三五人半時辰就能掃完這條大街,但這條街上聚集了大約三十公民慢悠悠的估計要幹一時辰。
王叔文深信勤奮的人才會進取,懶洋洋、幹活散漫的人怎麼會積極進取呢?只會讓日子過得悠閒。他心裡是不認同小富即安的,思忖克里特王城這些公民頗有“富足而安”的心態;大唐的國民如果都是這種心態,就不可能成為一個開拓、進取的帝國,更不可能引領世界。
不過,克里特和大唐不同,它是海洋小國,處在兩大帝國的夾心,太“進取”早就亡了,只能富足而穩。長期的安穩,養出散漫的公民性格就不足為奇了。
由公民性格王叔文又想到大唐的國民品性,唐人也是善良熱情的,也自覺遵守倫理道德,但其他道德卻是要培育。如果唐人主動留下清掃大街會被讚揚有德,但也會被個別人嘲諷“出風頭”;然而在克里特,卻是司空見慣的,大家都認為是公民應該做的事。
這是克里特的公民教育勝過大唐的國民教育的地方。
品德不是人人都有,但公民道德卻是群體規範,當規範成為習慣,就是自覺行為。品德不好培養,習慣卻可以強制形成。王叔文思忖著,高宗皇帝說的“禮儀國民”,應該就是品德國民和規範國民的結合,而後者更容易養成。這種“公民道德”的教育,或許可以引入大唐的國民教育中。
王叔文一邊思忖著一邊徐徐而行。街道很寬闊,但使團行得並不快,一是有公民清掃,二是不斷有公民打招呼。蕭琰和王太子邊行邊談,從克里特的公民教育聊到大唐的教育,從公民道德聊到習慣、禮儀、法律,等等,行到王宮東部的迎唐使館時,已經是深夜子時了。
迎使團的一部分官員留了下來,方便和大唐使團官員來往,加深瞭解。各人洗漱安頓後多個房間的燈仍然明亮,使團官員多數在寫札記,整理今日的見聞和思考。蕭琰打了鍛體拳後才洗漱,在燈下寫完札記,又思考大祭司長說節後再見的用意。
重點是“節後”——從明日起到大地節還有四天,這四天要做麼?或者要發生什麼?
蕭琰想了幾點,都不能確定,遂不強求,將之擱下。取出信箋,靜下心來,繼續給沉清猗寫信,寫到歌者讚歌時她唇邊噙笑,眸光柔和,筆鋒墨色迤邐,清麗纏綿如曲江碧水:
“我覺得,你就是天上的神仙……”
在蕭琰心中,神仙不是霸氣強大,也不是冰冷無情,而是澹然剋制,就像沉清猗那樣的。
你就是我的仙。
她在心裡說道。
***
繁星滿天,星空下皚皚白雪,濛濛雪光將星河也映得清冷。
軍營哨塔上的探照燈來回掃射,雪亮的燈光剎那間將雪地映白得刺眼,更增幾分寒氣。一隊隊裹得嚴嚴實實戴著護目鏡的巡邏兵踏著雪地走過,發出嚓嚓的脆硬聲音,偶爾踩中一截枯枝,嘎嘣一聲斷裂,給寒夜又添幾分凜意。
“我怎麼覺得……今晚不太冷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