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4/4頁)

食母。”(《老子·二十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八十一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老子·十章》)

1、“欲”與“樸”

聖人為什麼主張“去甚、去奢、去泰”呢?因為“甚”、“奢”、“泰”都是極性的觀念,二相所具有的屬性。聖人追求大道的無為、無私、無慾,自然的非極性屬性,要損掉極性事物的過分、太侈、極端等極化狀態。要守中,要中和,要平衡,要復歸於樸、復歸於無極。這一系列的內容,乃是“為道日損”的過程,亦是轉識成智的操作。損減五官的貪慾,減少情慾的追求,能“少私寡慾”,這是“為道”的基礎操作。少私人敬仰,寡慾鬼神欽。“少私寡慾”,這是“塞其兌,閉其門”的必然效應,也是“無慾認識”通道開啟的先決條件。素樸是大道的狀態和屬性。損減“有欲”,入契“無慾”,目標在素樸復歸。吾人先天本性本具純潔素樸,無雜無染,因後天的情慾染汙,便遠離大道;極化不已,則走向極端(甚、奢、泰)。能知大道清虛寂靜、不二圓融、常住妙明,發心為道,損減“有欲認識”,目的在見(現也,開啟也)素抱(不失也)樸。素樸本具,只要少私寡慾,垢盡鏡自明。

莊子曰:“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莊子·馬蹄》)本體之性本具素樸,只因“有欲”汙染而失之,故只要清除二相極性的“有欲認識”,損減感官之慾,達到“無慾”,素樸至矣!同理,“有知”是二相分別識取之“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能二相歸一相,一相無可知,便轉識成智,本具之屬性(德)自不再失(不離)。“純素之道,唯神守之;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莊子·刻意》)純素樸的自性,不要“自心取心”,不要二相妄分,不生識,不極化,就是“唯神守之”。在逆反時,能二相合一相達三昧正定(守而勿失),自與法界一相不二(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始覺合於本覺(合於天倫)。老子稱之為“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復至於大順”)。“絕學無憂”,就是要關閉“有欲認識”的通道,不讓“為學”的二相識心分別牽累。“絕學”是為道的“損”減也。只要不為二相攀緣所牽,不為外境所轉,不受物相所役,自無憂無惱。

2、“損”與“補”

老子講過“四絕”(絕學無憂,絕聖棄智,絕巧棄利,絕仁棄義)。“四絕”,是要絕極性的觀念,絕二相的攀緣,絕“有欲”的認識,絕分別的心識,絕人我的執著。老子的“四絕”正是轉識成智的認識操作及其功用。老子的“三去”(去甚、去奢、去泰)、“四絕”,是“為道日損”的根本內容,也是體天道自然屬性的基本要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天之道”的“損有餘”,就是“三去”、“四絕”的內容。損掉人們的貪慾妄想、私心雜念之“有餘”,這是天道的屬性在人道

最新小說: 我不是球霸 人間情多 仙醫寵妻 莊園求生:開局抽中紅色天賦 足球:我成了凱恩的隊友? 王者:救命!是誰教他打王者的! 輔助自救指南 全職高手之榮耀天花板 傳奇之熱血合擊 大話暗黑破壞神 一覺醒來成了we老闆外甥女 鬥羅之開局簽到女神小舞 在求生遊戲搞團建 人在巴黎奧運,班主任催交作業 一個都別想跑出新手村 火影:綱手,跟我一起旅行吧 穿越火影之修真者的逆襲 永劫,從壞桃開始的亂殺生涯! 契約到期後我甩了負心漢 以輔助之名,助力IG再次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