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明面這些收藏,質量相當不錯。
前有甜白釉內刻詩文梅瓶,後有樞府瓷折腰碗。
現在這件玫瑰紫鈞窯出戟尊,更是難能可貴的重寶。
陸飛裡裡外外看了個遍,交給徐茂臣,自己拿起照片上另外一件,讓自己心潮澎湃的好東西。
定窯黑釉瓶。
宋代五大名瓷,鈞哥汝官定。
目前陸飛已經集齊其中四種,唯一缺少的就是定窯瓷器。
定窯以生產白瓷而馳名。
定窯瓷器多為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醬釉、褐釉、綠釉等品種。
定窯白瓷的馳名始於北宋,而定窯白瓷的燒造則始於唐代。
在唐代,定窯專燒白釉、黃釉瓷。
到宋代發展迅速,比之前更大更有名,大量燒製白瓷,其次有黑釉、醬釉、綠釉、白地褐花等品種。
白瓷胎土細膩,胎質薄而有光,釉色純白滋潤,上有淚痕,釉為白玻璃質釉,略帶粉質,因此稱為粉定,亦稱白定。
其它瓷器胎質粗而釉色偏黃俗稱土定,紫色者為紫定,黑色如漆的為黑定。
定窯瓷器除黑釉器外多數都有花紋裝飾。
裝飾手法從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後有劃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種。
早期劃花系用竹籤類工具在瓷胎上劃成。
所劃線條比較細,坡度很小,影象自然豪放。
刻花法比劃花法出現稍晚。
刻花是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的,用的還是“一面坡”的刀法,刻線較寬,坡度大,影象剛勁有力。
有時候劃花和刻花也常出現在同一器物上。
刻劃的花紋早期有蓮瓣紋、纏枝菊紋和蕉葉紋、回紋等,稍後又出現花果、蓮鴨、魚水、雲龍等紋飾,而且在圖案一側常劃一細線,以凸出影象的立體感。
印花裝飾是用模子在胎上模印而成,始見於北宋中期,成熟於後期。
定窯所印的圖案都是層次分明、線條清晰、繁而不亂的。
主要題材以花卉為主,以牡丹、蓮花為多,次之為菊花。
有纏枝也有折枝的,圖案講究對稱。
此外,魚水紋、龍鳳紋和各種禽鳥紋也不少。花卉紋常見與動物紋相組合。
仿品當然也可仿造印刻上述各種圖案,但常見進刀遲疑,線條呆滯,影象木訥。
印花的則是形象模糊,章法混亂。
真品刻劃一氣呵成,影象有一種流暢之美,仔細審察,不難識破。
這些都是入窯燒製前刻劃在胎的底足上的,一般用楷書體,雖寫得不大規正美觀,但卻表現得自然有力。
還有一些和宮廷建築有關的款,是送到宮裡後由宮中玉工後刻上去的,比如奉化宮的奉化款,就是其中之一。
定窯瓷器所有顏色中,白釉燒製的最多,黑釉最少。
白釉定窯瓷器存世量不少,價值一般。
但數量稀少的黑釉定窯,價格卻相當變態。
陸飛眼前的就是定窯中的翹楚,精品之中的極品,定窯黑釉瓶。
這件黑釉瓶高二十公分,口徑十公分,足徑十五公分,個頭相當大。
盤口,細頸,折肩,腹下收,圈足。
通身施黑釉,亮的能照出人影。
足底端露胎,並無款識。
這可是真真的好東西。
至此,宋代五大名瓷,陸飛全部集齊。
而且全都是個中精品。
此時陸飛心中,滿滿都是成就感。
剩下能入陸飛法眼的,還有幾件唐代龍泉窯和三彩陶俑,陸飛並沒有一一上手。
瓷器區全部看完,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