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李欽載這位年輕的主人很不得人心似的。
別院夜宴上,李勣和李欽載祖孫倆毫無意外成了主角。
朝臣們趁著酒興,紛紛上前跟李勣和李欽載寒暄敬酒,對李欽載更是殷勤有加,言語間皆是讚譽之辭,對李欽載立下功勞更是如數家珍,好像提前做好了功課似的,李欽載自己都沒記得那麼清楚過。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在座的大多是長輩,李欽載只好來者不拒,杯到酒幹,幸好這年代的酒不烈,喝起來跟果酒差不多,酒宴的前半場李欽載倒是喝了個豪氣干雲,贏得滿堂喝彩。
李欽載也看出來了,當他拒絕了晉爵,李治也不再提此事後,朝臣們都鬆了口氣。
他們打從心底裡大約也是不願見如此年輕的臣子驟然晉為郡公的,那太嚇人了。
如果李欽載真接受了,以後在場的人絕大多數見了他都得主動行下官禮,以天子對他的寵信,只要這貨一輩子不犯什麼低階錯誤,四十歲之前封王也不是不可能。
哪怕出於人性赤裸裸的嫉妒,今日也沒人樂於見到李欽載晉爵。
李欽載也不介意,爵位這東西夠用就行,縣侯跟郡公有區別嗎?是吃飯的碗比較大,還是穿得更保暖?
既然沒區別,自己何苦當那出頭的鳥兒,沒事站在高枝上得瑟,被人拿彈弓打下來?
酒宴前半場逞完英雄後,李欽載漸覺酒勁上頭,後半場便開始耍賴裝愣。
就像後世影視劇裡的大俠炫壇一樣,明明一罈酒全倒在衣襟上了,可別人還是轟然叫好,直誇大俠長得平平無奇,難得卻是好酒量云云,也不知那些人是真瞎了眼,還是害怕大俠抄刀報復。
李欽載也這麼幹了,然而得到的卻是在場所有人的鄙視。
不瞎就好,鄙視沒關係,澹然收下,唾面自乾。
感覺自己不太行了以後,李欽載果斷撤出了戰場。
從前堂屏風後熘走,李欽載來到後院,將崔婕,金鄉和蕎兒都召喚出來,四人聚在後院東偏院裡。
按照李欽載的吩咐,幾名丫鬟從廚房搬來幾斤木炭,李欽載用火點著了,靜等木炭燒到通紅。
崔婕挺著大肚子,不時掩嘴打呵欠,金鄉給她搬了一張椅子坐下,幫她輕柔地推拿肩膀和大腿。
“夫君不在前堂招待天子和諸位朝臣,把妾身等人叫來作甚呢?”崔婕打著呵欠道。
孕婦容易犯困,這時候其實已是崔婕睡得深沉的時候了。
李欽載神秘一笑,道:“有個好東西,夫君請你們吃,低調點,莫要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