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禿子去了膚施城,惡習不改,又去幹那傷天害理的勾當。當下三人折身回來,到了膚施城下。戰亂年間,天剛擦黑,那城門便關了。三人上了山,從山腰間蜿蜒盤桓的城牆上找個缺處,跳了下去。進了城後,楊作新地形熟悉,於是便按那老太婆所說的地址,一路尋找。一會兒,見到一戶人家亮著燈光,於是上前敲門。那禿子又在附近農村騙了幾個姑娘進城,提供給那些醃臢的人家,做起皮肉生意,撈一點銀錢。屋裡,一個新來的姑娘,正與房主在講價錢。原來接待一個客人,從客人身上能得到兩塊錢,事後按照行規,&ldo;房子五毛炕五毛,乾媽五毛,你五毛&rdo;,這就是說,到了姑娘手裡,只有五角錢了。姑娘覺得自己做了一回下賤事,只賺得五毛錢,大頭全讓那房主拿了,心中有些不滿。正在這時,聽見敲門,禿子笑著說,你看,嫖客來了,一晚上多接幾個,這錢不就出來了。說著,邊來開門。開啟門後,一看一次來了三個,覺得事情有些不對。
那禿子說道:&ldo;有姑娘陪你,我出去遛個彎兒再回來!&rdo;說著,就想出門。楊作新一揮手,張三李四早把門&ldo;通&rdo;一聲關了,然後用脊背抵住門,面對禿子,掏出短槍。
那姑娘和房東老太婆,見了這陣勢,嚇得躲在炕旮旯,篩糠一般。楊作新說道,他這次是來尋仇,與你們二位無關,兀自躲著,不要聲張。兩位聽了,不住地點頭。
安頓停當,楊作新轉過臉來,對著地上的禿子喝道:&ldo;冤各有頭,債各有主,狗日的禿子,你還認識老子嗎?&rdo;
禿子大著膽子,抬起頭瞅了瞅,楊作新沒有戴眼鏡,他不認識了,於是搖搖頭。
楊作新笑道:&ldo;咱們還做過一回親戚呢,你忘了?妹夫連妻哥也不認識了?&rdo;
禿子聽了,看了看,想起了這是楊作新,知道今天是凶多吉少了,這楊作新是來尋仇,報楊幹大的仇的,於是一下子跪在地上,鼻涕一把淚一把,喊叫&ldo;幹大饒命&rdo;,並且不住地用兩手扇著自己的耳光。
楊作新說:&ldo;江湖上有一句話,叫做&l;殺人償命,欠債還錢&r;,我這次下山,就是為這八個字而來。先說頭一宗事,&l;欠債還錢&r;,當年楊家,確實欠下你四十塊大洋聘禮,楊家遲遲不還,輸理了,記得我當時曾許下口願,將來由我還清。這次,就是欠債還錢來了。&rdo;
禿子見說,只是回話,口裡不停點地說:&ldo;不要那錢了,不要那錢了!&rdo;
&ldo;不要不行!不要這錢,我楊作新便做下了短處,落了個言而無信的名聲。告訴你,那四十塊大洋,我已經送到花柳村你那老媽媽手裡了。&rdo;楊作新說完後,八五八書房接著又說第二宗事情,&ldo;了了欠債還錢,現在再理論這殺人償命。禿子,你這狗日的,你強逼我妹妹為娼,我妹不從,好說好散,也就罷了,退你聘禮就是。可你又勾結官府,捉我,槍打我父親,害得我楊作新家破人亡,此仇不報,父親九泉之下,安能瞑目!今天殺了你,也算給社會除了一害,你說哩!&rdo;
禿子到如今,自然無話可說,只說他有個老孃,需要頤養天年,要楊作新看到老孃的分上,饒他不死,以後再不敢幹這傷天害理的勾當了。
楊作新微微一笑,說:&ldo;你那老媽,也沒長一副好下水,生下你這號害貨。我想她有那四十塊大洋,夠抬埋用的了。&rdo;說完,不再廢話,令張三李四,只管動手。
張三李四得令,先一人一腳,將禿子踢翻在地,踩住胸口,然後兩桿短槍同時舉起來,對準禿子腦袋,只聽&ldo;啪啪&rdo;兩聲槍響,禿子的禿頭,就只剩下半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