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值得信任的。”
嘴上這樣說著,眼神卻向李世民示意,李世民會意便讓安元壽暫時退下。
“大王,無需擔憂,茂齡的話還是可以相信的,再說即便此人不足為信,他一個小小男爵,無官無勢的,說的話別人又豈能相信?”
這麼一說,李世民當即豁然開朗,也是自己當局者迷,可不是麼,漫說沒人信,就是別人信了又怎樣,怎麼選都是取死之道,林塵又不傻。
“克明,輔機你二人又覺得林塵此人如何?”
“大王,以臣看,這林初元才學必是不差的,只是性情方面稍顯憊懶,似是多圖享樂,可人卻是傲氣十足,腹有錦繡,卻多不尊禮法,讓人有些難以捉摸啊!”
這是長孫無忌對林塵的印象,談不上好壞。
“我卻不這樣看,其人隨性倒是真的,單看其放著美宅不入,卻對茅屋甘之如飴便知,而且此人所學甚雜,詩才書法就不說了。
再看其他的,易牙術、釀酒術、陶朱之道、奇淫技巧之道、甚至治理之能無不精通,小小年紀便如此博學,殊為難得。
臣於席間多有試探,每每談及當今局勢,便左顧言它,顯然非是不知實是不願,這般明哲保身,正應謀臣某幾之道,可若談及其他方面,比如民生、歷史、風物等,又能侃侃而談,言之有物,實為當世怪才,大王有暇,不妨多多接觸。”
想起那個似乎沒將自己看在眼裡的小子,李世民也不知該如何評價,反而兩位心腹頗為看重。
也不知怎麼了,不過初次相見,自己竟然能醉酒失態,毫無防備之心,反而心裡覺得痛快,近日來的壓抑感都消散很多,如此說來,彼處還是個舒心的好去處,看來帶家眷去遊玩一回的事,還真可以一試。
這些年不是東征西討,就是在朝堂勾心鬥角,觀音婢也好,幾個孩子也好,自己忽視的太多了,好在距離不遠,一日時間他還是有的。
這般想著,乾脆直接讓安元壽再次去找林塵,通知其三日後自己將帶家眷拜訪,懇請林塵招待一下。
安元壽自然不敢怠慢,一路趕到茅屋,林塵還在會周公呢,好容易起床,聽到安元壽的話,頓時不爽起來:
“憑啥啊?他李世民真把我當廚子了?”
要說整治吃的,林塵並不反感,就像上次,他就很開心,可這前提是他有這個興致,是主觀的想做,而不是被要求,被當做任務一樣的下發。
這讓他覺得很彆扭,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