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表面的,不是真心的,是銷售人員面對甲方的一種慣性態度,他們的職業化笑容會讓你麻木,放鬆。他們心裡憋著的壞,終有露頭的時候,北漠是這樣,如今也是這樣,離了體制自己都不得安寧。
送走了周進步一行,幾乎也就到了1994年。這四年的變化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唯一肯定的是張逸夫本人一直前進不止。
……
深冬,隨著大批工人的離去,往日熱鬧的恆電廠區變得冷清許多。大批裝置運走歸還給薊京局,車間空置,恆電暫時告別了省煤器、管道等裝置的生產,就像當時放棄電廠維護工程一樣,有限的人財物力總要投在未來。
雖然這本是發展中的規劃,但恰巧趕上了申奧的惜敗,這個遺憾對於恆電來說反而成為了一件好事,市政府對恆電帶頭放下高耗能高汙染業務表示了支援與肯定,他們最怕的是在進一步的工業企業搬遷中遇到“釘子戶”,恆電做出了一個好榜樣,自然也爭取到了相應的政策補償。
讓政府給你一大筆錢作為補償是不現實的,但他是唯一有能耐給你更大好處的機構。(未完待續……)
666 別有用心
與工業外遷相關辦公室談判過程中,恆電有兩個選擇,一是在新興的中關村科技園區低價獲得一塊地皮,並在幾年內獲得稅率上的補償;二是由政府牽頭聯絡,即刻聯絡外省政府,以優厚的政策安家落戶。值得一提的是,這會兒中關村給人的印象依然是攢電腦的商戶一條街,外加無數倒賣盜版盤的閒散人士,不賣電腦,去那裡還真是意義有限,如今落戶在那裡的大企業,也多是個人計算機生產銷售商。
可張逸夫自然知道,這是薊京將來的三塊寶地之一。
金融街、國貿、中關村,都將是世界級企業才有本事落腳的地方。
得到二修廠佔了國貿的先機,另外兩處有機會自然不能落下,至於外地辦廠,那邊政府為了GDP永遠是求著你來的,根本無須薊京政府溝通。
這個方針確定了,剩下的就是談判,關於地皮位置、面積與價格是有必要撕一撕的。好在百業待興,三大寶地無論哪裡,現在都還在招商引資階段,遠沒到店大欺客的程度,雖然費了些口舌,但恆電還是爭取到了不錯的地皮。
張逸夫與向曉菲站在薊京大學的南門口,在兩位海甸區委幹部的帶領下順著小路朝南走去,需要穿過幾幢宿舍樓和一條小街才能到達恆電意向地皮的所在處。
這周圍景象可毫無什麼高科技可言,出了薊京大學南門,多是宿舍樓小賣部一類的地方,與平常的居民區並無二致,再遠的地方更是不敢恭維,幾乎跟二修廠原來所在的地方差不多了。
兩名幹部在前面走。向曉菲則皺眉低聲問張逸夫:“你確定就是這裡了?”
“這裡多好。”張逸夫樂呵呵指著面前空曠的天空,又回身看了眼校門,“將來薊大的學子,出門就能看見咱們的樓,招聘宣傳都省了。”
“還能建那麼高了?”向曉菲看著天空,無法理解張逸夫的幻想。在她眼裡。能超過六層的辦公樓,要麼是重要的國家機關,要麼就必須是外企了,恆電怎麼也到不了那份兒上。這也跟她常年在二修廠附近活動有關,那邊的辦公樓就三層。
“得建高樓。”張逸夫比劃道,“沒有個十幾層,對不起這塊地方。”
“噗……”向曉菲直接笑噴出來,“把恆電賣了,能值十幾層不?”
“那得值整個中關村了。”
向曉菲搖了搖頭。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你啊,也別老拿北漠公司的眼界來說事,國家撥款,世行貸款十幾億,跟咱們是一回事兒麼?”
張逸夫也搖搖頭,不多做解釋。產品質好,政策利好,積澱深厚。他自覺這暢想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