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迪士尼的動畫電影《獅子王》前期投資僅8000萬美元,收穫了8億美元票房,衍生品收入卻高達30億美元,有人甚至戲稱,《獅子王》迪士尼造出的印鈔機。”(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和推薦票!
第八百二十九章 坑爹聖手
經過十多年的合作和發展,華納兄弟如今是電影衍生品產業中的巨無霸,而能夠支撐衍生品成功運作的當然是完善的運作體制,電影從來都不是單靠票房“一條腿走路”的,而是要依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和完善的運作體系,從而形成電影產業的多元化支撐。
相比好萊塢,中國電影的“後衍生品”開發極其落後,但這也意味著中國的電影“衍生品市場”開發還存在巨大空間。
任何一個市場都不可能開始時就是成熟的,必然有一個發展的階段,好萊塢同樣經歷過混亂的時期。
就杜克所知,少數中國產電影也曾對“電影衍生品”全面開發做過一些嘗試。
例如,當年《無極》製片方宣稱,要進軍網路遊戲、圖書、歌舞劇、卡通片、主題公園等電影衍生產品市場,可悲慘的票房成績導致很多都只能停留在設想的層面,沒有了下文;張國師的賀歲大戲《三槍拍案驚奇》上映後,其網路遊戲《麻子麵館》也隨之上線,《建國大業》也推出過打火機等衍生產品……
然而,這些零敲碎打的努力只能算是聊勝於無,並沒有對電影收益形成主要貢獻。
雖然這是中美電影論壇,但好萊塢方面出席的真正有名的人也就是杜克,而且論壇大部分時間都在圍著中國電影打轉,開始時杜克也頗為認真的參與,只是當話題轉到中國電影該如何爭取國內觀眾和影院更多的支援這方面後,他就安穩的做起了一名聽客和看客。
聽著劇場中不斷響起的聲音,杜克豎起耳朵,閉上了嘴巴。
來到尚海已經有兩天了,如同前幾次過來一樣。杜克瀏覽了很多第一手的關於中國電影以及電影市場的最新資料。
為什麼要支援國產電影?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愛國主義的問題,中美電影產業已經達成新的戰略合作協議,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此前已經開拍的、想在中國市場上撈錢的那些“爛片”。
為此,有人甚至列出了過去兩年來在院線上映過的100部爛片,在吐槽了一頓之後欣慰的感嘆:對好萊塢開放市場,其實是對中國電影的一次淨化。我們真的不用再滿眼面對這樣的爛片了。
自從今年2月,某位關鍵人物訪美時中美兩國就中國電影市場對美進一步開放問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之後,中國電影界就一片哭天喊地之聲,很多人清醒的認識到,現在真的是狼來了。
這一協議對中國電影究竟有多大影響?對於觀眾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畢竟有更多好電影可以看;對於院線經理而言,也會有更多的錢可以賺。
影響最大的,是中國電影的製片方。比如導演,比如投資方。
所以,現場叫得最響,要求支援國產電影的也是他們。
中國電影百分之九十五的收入依賴於國內票房,院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現場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兩極分化,電影製作發行方和幾位院線方的代表幾乎在針鋒相對。
聽著他們說出的話,加上剛剛看過的華納大中華區統計的材料。杜克也漸漸明白他們討論的是什麼。
自從4月份開始,幾乎所有的國內主流院線都開始成了導演們抱怨的目標。《匹夫》、《飛越老人院》、《我11》、《賽德克?巴萊》…很多電影都號稱自己是製作精良的“誠意之作”,因而對於票房不佳的原因,導演們便開始找理由,除了宣傳發行的原因之外,影城排片不給力就成了主要理由。
到了五月份這種聲討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