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徹底變成了全世界可能最沉迷於變形金剛的粉絲。我也致力於讓不是變形金剛粉絲的人能喜歡這部影片。”
柴靜適時的插話,“你是想要電影的受眾範圍更廣?”
杜克歪了下頭。“沒錯,我希望讓電影多一些成熟度。我知道,將來一定會有這樣的質詢——幹嗎把一部玩具電影拍得這麼複雜?小孩子看得懂麼?”
“問題是不光小孩子會看這部電影,有些變形金剛迷已經年過四十……”
說到這裡,杜克擺了擺手,“算了算了。我說跑題了……”
“沒關係……”
柴靜露出一個笑容,手中的筆卻在筆記本上杜克的名字後面快速划動——極其自信、思維敏捷、說話生動,容易讓人升起親切感。
時間有限,她抓緊問出了下一個問題,“總是聽到《變形金剛》的演員誇你是一位‘非常非常偉大的導演。懂得什麼是表演’,以前我們很少聽過這種提法。這次你幹了些什麼不同的事嗎?”
杜克搖了搖頭,“沒有。聽我說,那些是謠言,媒體的訊息有時候很離奇。”
鎂光燈有點刺眼,他稍稍皺眉,提高了音量,“我和其他導演沒什麼不同,詹姆斯?卡梅隆拍攝《泰坦尼克號》時我去片場看過,我們導演的方法很相似,我們幾乎從不離開片場,喜歡和演員們一起投入電影拍攝工作,喜歡給演員發揮的自由,也很享受和他們一起提高、一起成長的樂趣。”
“不過,很多製片商不願意看到演員這樣。”杜克微微聳肩,“他們總說‘劇本里不是這樣的!他到底在幹什麼?要拍砸鍋的!’”
燈光師對鎂光燈略作調整,但沒有影響到柴靜,她插話道,“你會妥協嗎?如果不妥協的話,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處理?”
“不會,但我也不會像有些導演那樣跟製片方大吼大叫。”
想了一下,杜克這才說道,“我的作風是這樣,我會對他們說,‘相信我,這麼做也許會有驚喜呢。’因為電影有早已定下的整體基調在,偶爾偏題不會太離譜。不過,涉及到動作場面,我就是魔鬼教練了,一板一眼必須絲毫不能出差錯,因為差一點點,想要造成的效果就可能無影無蹤了。”
柴靜笑了起來,卻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問道,“你覺得《變形金剛》這部電影和你之前的作品有很大不同麼?”
“在北美接受採訪時,總有人對我說,‘拍過《黑暗騎士》之後,你還想回頭去拍以前那種題材平淡的電影麼?”
杜克做出一個沉思狀,然後說道,“我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覺得如果處理手法酷,再有個好的構思,我能執導一部很棒的動作大片,一部優秀的夏季娛樂電影。我喜歡嘗試前人沒做過的事,然後跟我的團隊拼死拼活幾個月,才把從稀薄空氣中漸漸幻化真人的畫面特效搞定,這非常有挑戰,就像觀眾看到大黃蜂,馬上就能意識到這具機械的內部藏著一個鮮活的靈魂。”
“好萊塢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你和你的影片推動了好萊塢電影業國際化的程序。”
不知不覺間,柴靜將話題轉到了杜克本人身上,“你認可這一說法嗎?”
杜克只給出了一句話,“電影業從來就沒有救世主。”
柴靜的問題像連珠炮一樣,“那麼你覺得特效動作場面或是故事情節哪個對電影更重要?”
對方的問題雖然有些尖銳起來。但杜克應付著並不難,“無從比較,兩者都重要,缺一不可。”
“你知道有些粉絲對於《變形金剛》的特效不滿嗎?”柴靜的語速在變快,“網路上有很多人指責你亂來,竟然讓擎天柱長出了嘴唇。”
“嗯。這的確是我的主意。”杜克則不緊不慢的回答,“我們做過很多面部表情研究,如果沒有動作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