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點場景都必須有劇照。
約翰?施瓦茲曼是跟隨杜克的老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放心好了,杜克。我會盯著這些工作的。”
隨後,約翰?施瓦茲曼找了一個很普通的攝影助理來兼顧這方面的工作,相比於被杜克炒掉的那位傑克在獨立電影圈裡的名氣,這個人可以說是個默默無聞的新人。
這種事在好萊塢並不罕見。
製片人讓找劇照師,當然會找劇照拍攝非常棒的人選,但有些時候,電影拍攝開始,製片人和劇照師談工作,突然發現。劇照師離他的要求十萬八千里,幾乎有一半的照片都不能用。
這個時候,製片人會非常詫異也非常氣憤,覺得劇照師不用心,劇照師也非常生氣,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
其實說來也簡單,就像杜克和那位劇照師一樣,大家對電影的理解上可能有很大的偏差。
很多獨立電影圈出來的劇照師。有時候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創作作品的攝影師,這一點絕對要不得。劇照師不是拍藝術照的攝影師,劇照師更像是一個新聞攝影師,。
還有就是,劇照師其實並不應該歸攝製組管理,而應該歸宣傳組和營銷部門管理。
與藝術攝影不同,劇照在很大程度上是為電影營銷工作服務的。是電影營銷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在電影圈內部,劇組通常被理解為“試吃”。
劇照、海報、預告片這些所謂的“物料”都是電影的傳播工具,就是觀眾並不知道一部電影如何,講的什麼,品質怎麼樣。透過看這些物料可以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和印象,感興趣了就更進一步瞭解,或者就去看了,就產生了購買。
劇組要讓影片的劇照能引起觀看者的**,覺得正對他胃口。
當然,試吃的東西和正品品質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試吃的是一個飯館的拿手菜而已。這裡其實有一個營銷的理念就是,電影要吸引的是喜歡這種片子的觀眾,而不是,你是一箇中餐館,非要拿出試吃的樣品是西餐,試吃很滿意的客人,進去點菜吃飯,發現完全不是他們想吃的西餐,而喜歡吃中餐的觀眾,一看你這裡試吃的西餐,就進都不會進去了,這就是營銷要符合產品的特性,並不是蒙人。
電影劇照等這些物料,就像認識一個陌生人的第一印象一樣重要,電影的品質、重要內容、演員的表現,在劇照中會留給觀眾最真切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觀眾有沒有觀看的興趣。
有時候這個第一映像是海報或者預告片,而現在這個讀圖時代,影片的觀看有一定的條件限制,海報和劇照是傳播度最廣,傳播條件限制最少,利用率最高的圖片形式,其實劇照如果和海報相比的話,海報的傳播度更甚,這就是觀眾往往會一眼看到一個外國電影的海報,即使不認識外語,也會認出是什麼電影的原因。
海報是電影的廣告畫,有時候就可以代表這部電影,主要內容、風格、氣質等等,但是劇照和海報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就是海報可以後期製作,可以“無中生有”,劇照不可以。
這就是為什麼杜克在拍攝階段如此重視劇照的原因。
劇照都必須具有新聞性,在海報、預告片、劇照,這三種物料裡面,海報和預告片都是可以“製作”的,也就是可以“二次創作”的,但是劇照基本不可以,劇照非常類似於新聞圖片,但也並不等同於新聞圖片。劇照最大的功用,其實就是用於介紹電影,而釋出劇照基本也是在電影的各種新聞當中,或者直接官方釋出劇照,所以劇照最大的曝光就是透過新聞,所以新聞圖片的要求基本都要吻合,比如,不能是斜的、歪的、重度ps的、拼接的、“假的”。
由於劇照沒有辦法後期製作,所以劇照基本上是和電影拍攝同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