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第一部週末票房破5000萬和6000萬的影片……”
雖然創造了影史紀錄,杜克卻沒有多少欣喜,如今北美銀幕數正在飛速增長,用不了多久,《獨立日》就會被後來者踩在腳下。
這邊杜克在接受《時代週刊》的專訪,那邊職業影評人的專欄幾乎吵翻了天。
儘管遭到影評人的猛烈抨擊,大批觀眾仍然湧進電影院觀杜克執導的電影,《獨立日》還拿下了創紀錄的週末票房,這個事實導致影評人極其惱怒,因為他們的評論被忽視,被絕大多數影迷無視了。
這鐵一般的事情證明了一件事,職業影評人遠不像他們自以為的那般有影響力,更不像他們叫囂的那樣,對電影業的發展具備指導作用。
或許這些比被觀眾忽視更可怕,這些會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的收益,特別是杜克在《洛杉磯時報》上的專訪,直接揭露影評人徒有虛表……
於是,當首周票房出爐後,影評人的攻擊終於超出了影片的範疇。
“史上最爛的影片,去電影院看你會想罵人,杜克?羅森伯格拍的是什麼東西!”
“拿鏡子自照兩個小時,都比杜克?羅森伯格拍攝的電影好看。”
“不要對劇情有一絲期望,不要帶一丁點大腦,不要對動作指導和場景設計抱有任何幻想,這樣你就有一定機率在杜克?羅森伯格式的垃圾電影中堅持下來。”
影評人彷彿像一群被杜克踩了尾巴的貓,全都炸了毛,冷嘲熱諷的專欄評語層出不窮,恨不得為他扣上史上最爛導演的帽子。
這些評論充斥在許多媒體上,想讓人忽視都難,只要善加利用,造成社會熱點也不是什麼難題,華納和福克斯都是傳媒業的翹楚,既然華納能看清引爆話題的好處,福克斯也不會想不明白其中的關鍵。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宣傳旗下的產品,從而帶來更多收益,這是任何商業公司最基本的能力。
“採訪順利嗎?”
剛剛離開新聞廳,杜克就看到了南希?約瑟夫森,聳了聳肩,說道,“難不倒我。”
兩人拒絕了華納的挽留,邊說著專訪的一些內容,邊出了華納大樓,等坐進杜克的賓利車中,南希才提起了另外的事。
“看今天的報紙了嗎?”她問道。
“我感覺我已經成為了影評人公敵。”杜克不在意的說道。
聽到杜克輕鬆的口氣,南希放下心,說道,“福克斯也發來邀請,想要邀請你參與福克斯電視臺的晚間脫口秀。”
“你的意見呢?”杜克看著副駕駛。
“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徹底激化,這場爭執聲勢越大,對我們越有好處。”南希想了想,“影評人的惱怒與你在《洛杉磯時報》上的言論未嘗沒有關係,他們已經涉及到了人身攻擊,反擊是必須的。”
杜克點了點頭。
南希繼續說道,“時代週刊的專訪最快也要到下個月才能問世,從昨天滑落的票房看,影評人還是對《獨立日》造成了一些影響,我們的反擊越快越好。”
是的,時代華納為杜克準備的是《時代週刊》的封面,這種專訪可不會當月就發!
“不止是福克斯的脫口秀,”南希將兩份邀約遞了過來,“奧普拉的邀請,我剛剛收到。”
對於脫口秀什麼的,杜克瞭解的不多,卻知道奧普拉脫口秀好像世界聞名。
“我建議選擇福克斯,放棄奧普拉。”南希的話卻出乎他的預料。
“為什麼?”杜克不解。(未完待續。。)
ps: 求收藏!求訂閱!求推薦票!
第一百二十九章 為什麼受歡迎(求訂閱!)
“因為兩個節目的受眾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