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1/5頁)

行:設法。營:營造,營建。

王:疑當作“土”,形近而誤。

上“之”字衍,尋上文可證。

(11)達視:看得非常遠。洞聽:聽得非常透徹。達視洞聽:指超過一般人的視力和聽力。

【譯文】

這樣說來樗裡子預見到天子的宮殿夾著他的墳墓,也就像辛有預知伊川一帶將會變成戎族居住的地區一樣。從前辛有經過伊川,見到披頭散髮祭祀的人,就說:“不超過一百年,這個地方將會變成戎族居住的地區了!”那以後一百年,晉國遷移陸渾之戎到伊川一帶居住,竟然像辛有所預言的一樣。辛有預見到伊川將變成戎族居住的地區,是由於見到了披頭散髮的先兆;樗裡子預見到天子的宮殿會夾著他的墳墓,也是由於見到了墓旁有廣闊平坦的地基。韓信埋葬他的母親,也設法營建在又高又寬敞的地方,讓墓的旁邊可以安置萬戶人家。以後竟然有萬戶人家居住在墓旁。所以樗裡子見到廣闊平坦的土地有修建宮臺的徵兆,就像韓信看到又高又寬敞的地方會出現萬戶人家一樣。能夠先知預見到未來的事情,並沒有超過一般人的視力和聽力,都是透過考察事情的徵兆和跡象,根據同類事物進行推論得來的。

【原文】

78·10春秋之時,卿、大夫相與會遇,見動作之變,聽言談之詭,善則明吉祥之福,惡則處兇妖之禍。明福處禍,遠圖未然,無神怪之知,皆由兆類。以今論之,故夫可知之事者,思慮所能見也;不可知之事,不學不問不能知也。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夫可知之事,惟精思之,雖大無難;不可知之事,厲心學問,雖小無易。故智慧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註釋】

可知之事:指透過自己的思考就能知道的事情。

不可知之事:指單憑自己的思考不能知道的事情。

厲:同“勵”。磨勵。

【譯文】

春秋的時候,卿、大夫相互交往聚會,看到動作異常,聽見言談反常,善就說明是吉祥的福祐,惡就判斷是兇妖的禍患。能預先判明禍福,老早就考慮到尚未出現的事情,並沒有神怪的才智,都是由於察覺了先兆。現在用它來論述,所以能夠知道的事,透過思慮就能預見到;透過思慮不能夠知道的事,不學不問就不能夠知道。不學就能自己知道,不問就能自己通曉,從古到今已有的事例中,還沒有見到過。可以知道的事,只要精心去思考它,事情再大也不難明白;不可以知道的事,即使用心學習和請教別人,事情再小也不容易弄懂,所以即使有智慧的人,不學就沒有成就,不請教別人就不會知道。

【原文】

78·11難曰:“夫項託年七歲教孔子。案七歲未入小學而教孔子,性自知也。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學而知之,其次也。’夫言生而知之,不言學問,謂若項託之類也。王莽之時,勃海尹方年二十一,無所師友,性智開敏,明達六藝。魏都牧淳于倉奏:‘方不學,得文能讀誦,論義引五經文,文說議事,厭合人之心。’帝徵方,使射蜚蟲,。。射無非知者,天下謂之聖人。夫無所師友,明達六藝,本不學書,得文能讀,此聖人也。不學自能,無師自達,非神如何?”

【註釋】

項託:又作“項橐”,春秋時人,傳說他“七歲而為孔子師”。參見《戰國策·秦策》、《淮南子·修務訓》、《新序·雜事》五。

引文見《論語·季氏》。

王莽:參見9·15注(15)。

勃海:郡名,在今河北東南部。尹方:人名。

六藝:即六經。參見16·6注。

魏都:指西漢末年曾為冀州治所的鄴縣(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縣在戰國時曾為

最新小說: 末日遊戲的違規者 我把NPC拐跑後遊戲崩了 捱打永久加生命,開局即無敵 強制遊戲 從EVA開始的穿越之旅 NBA帶著西蒙斯踏上籃球之巔 網遊:女孩子也能成為大佬 國乓!讓我成為我的榮耀!! 光與暗的交響 網遊:開局萬倍增幅,炸了新手村 求生遊戲,我在異世捲成大佬 體育:我在奧運會,吊打大漂亮 龍族:我在屠龍時代做心靈導師 震驚,我竟將自己最佳化成女生了 率土:我有小號多開系統 小綠茶太撩,深陷瘋批鬼怪修羅場 遊戲神豪,成長型系統你怕不怕 擁有外掛的我卻想逃避現實 網遊:狩獵時代,我即是殺神 穿成遊戲卡牌,召喚師是呆萌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