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就會鬆弛,舊病就會復發,這就是萬物受天的影響的應驗。所以天將要颳風,窩中的鳥就會飛舞,天將要下雨,洞穴中的動物就會騷動不安。這就是風和雨的氣影響了蟲鳥這類動物。因此,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好比跳蚤蝨子在衣裳裡面,螻蛄螞蟻在洞穴縫隙之中。跳蚤蝨子螻蛄螞蟻前後左右亂爬,能夠使衣裳洞穴縫隙之間的氣變動嗎?跳蚤螻蛄螞蟻不能夠,而唯獨說人能夠,就是不明白物與氣之間的關係。
【原文】
43·3夫風至而樹枝動,樹枝不能致風。是故夏末蜻■鳴(1),寒螿啼(2),感陰氣也(3)。雷動而雉驚,發蟄而蛇出(4),起氣也(5)。夜及半而鶴唳(6),晨將旦而雞鳴,此雖非變,天氣動物,物應天氣之驗也。顧可言寒溫感動人君,人君起氣而以賞罰(7),乃言以賞罰感動皇天,天為寒溫以應政治乎?六情風家言(8):“風至,為盜賊者感應之而起。”非盜賊之人精氣感天,使風至也。風至,怪不軌之心(9),而盜賊之操發矣。何以驗之?盜賊之人,見物而取,睹敵而殺,皆在徙倚漏刻之間(10),未必宿日有其思也,而天風已以貪狼陰賊之日至矣(11)。
【註釋】
(1)蜻■(liè列):蟋蟀。|:亦作“停�薄�
(2)寒螿(jiāng江):寒蟬。《爾雅·釋蟲》:“蜺,寒蜩。”郭璞注:“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
(3)陰氣:按陰陽五行說法,冬末春初陽氣始生,夏末秋初陰氣始生。
(4)發蟄:即驚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時天氣漸暖,春雷動,冬眠動物將出土活動。《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5)據《太平御覽》卷二十二引《論衡》文,“氣”字前有“陽”字,當據補。起,當為趨字之誤。‘趨陽氣也,’與上文‘感陰氣也’為對文。
(6)唳(lì歷):鶴鳴聲。
(7)起:疑為“趨”字之誤。
(8)六情風家:指根據風向預測吉凶的人。他們認為風有東、南、西、北、上、下六個方向,並分別賦予人的怒、喜、惡、好、樂、哀六種情感,根據時日風向就可以推測吉凶。參見《漢書·翼奉傳》。
(9)怪:疑為“搖”字之誤。“搖”,俗書作“■”,與“怪”字形近。不軌:不守法度,犯法。
(10)徙倚:徘徊。《楚辭·哀時命》:“獨徙依而仿佯”。《楚辭章句》:“猶低徊也。”徙倚漏刻:比喻短時間。
(11)貪狼:像狼一樣貪狠。陰賊:像賊一樣陰險。貪狼陰賊之日:六情風家認為,每逢申、子、亥、卯日,是貪狼陰賊當道的日子。
【譯文】
風吹來樹枝會搖動,樹枝本身不能招來風。所以夏末蟋蟀鳴叫,寒蟬啼叫,是受了陰氣的感動。春雷響動而野雞驚飛,驚蟄到來伏蛇出洞,是受了陽氣的激發。到半夜的時候鶴就鳴叫,天將亮的時候公雞就啼叫,這些即使不是異常現象,也是天上的氣影響了萬物,萬物應和天上的氣的應驗。只能說寒溫之氣感動了君主,君主受氣的激發而對人施以賞罰,豈能說君主以賞罰感動了天,天用寒溫之氣來應和君主的政治呢?根據風向預測吉凶的人說:“風吹來了,幹盜竊的人受到風的感應而作案。”並不是盜賊的精氣感動了天才使風吹來。是風吹來,引發了盜賊犯法的心理,而盜賊的偷竊行為就發生了。用什麼來驗證這一點呢?盜賊這種人,見到財物就偷取,發現仇人就殺害,這些行為都發生在短時間,未必往日他就有這種心思,而是天上的風正好在貪狼陰賊當道的日子刮來了。
【原文】
43·4以風佔貴賤者(1),風從王相鄉來則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