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4/5頁)

的屋頂上停落。說鳳凰、麒麟為聖王而出現,這就是說白魚、赤烏也是為武王才出現的了。當君王的人承受了富貴之命,所以他行動外出時總會看到些吉祥珍奇的東西,看見了就稱之為祥瑞。祥瑞之物有小有大,各人以見到的瑞物的大小來判斷它所象徵的功德的大小。白魚、赤烏是小瑞物,是小安的徵兆;鳳凰、麒麟是大瑞物,是天下太平的徵兆。

【原文】

51·10故孔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1),吾已矣夫(2)!”不見太平之象,自知不遇太平之時矣。且鳳皇、騏驎何以為太平之象?鳳皇、騏驎,仁聖之禽也(3)。仁聖之物至,天下將為仁聖之行矣。《尚書大傳》曰(4):“高宗祭成湯之廟(5),有雉升鼎耳而鳴(6)。高宗問祖乙(7),祖乙曰:‘遠方君子殆有至者(8),’”祖乙見雉有似君子之行,今從外來,則曰“遠方君子將有至者”矣。

【註釋】

(1)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參見16·16注(2)、(3)。

(2)已:停止,完結。引文參見《論語·子罕》。

(3)禽:古文禽獸通用不別。

(4)《尚書大傳》:參見46·5注(1)。

(5)高宗:殷高宗武丁。參見4·4注(21)。成湯:參見1·2注(5)。之廟:《尚書大傳》無此二字。本書《異虛篇》亦無此二字。

(6)雉(hì志):野雞。鼎:參見5·5注(12)。耳:鼎兩旁的把手。鳴:當作“雊”。本書《異虛篇》、《太平御覽》九一七、《藝文類聚》九十引《尚書大傳》並作“雊”,《尚書序》亦作“雊”。雊(gòu夠):《說文》:“雊,雄雉鳴也。”

(7)祖乙:“乙”當作“己”。《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引《尚書大傳》並作“祖己”,《異虛篇》述此事,亦作“祖己”。作“祖乙”,乃形近之訛。下文“祖乙”同此。祖己:殷朝大臣。

【譯文

所以孔子說:“鳳鳥不飛來了,黃河也沒有圖出現,我這一生可能是完了。”孔子看不到太平盛世的徵兆,自知遇不上天下太平的時候了。而且鳳凰、麒麟為什麼是太平盛世的徵兆呢?因為鳳凰、麒麟是仁聖的禽獸。這種仁聖之物出現,象徵著天下將要出現仁聖的教化了。《尚書大傳》上說:“殷高宗祭祀成湯的宗廟,有野雞飛到鼎的把手上鳴叫。高宗問祖己這預兆什麼,祖己回答說:‘遠方的君子大概有要來朝貢的。’”祖己看到野雞的性情具有和君子的操行相類似之處,現在又從外面飛來,就說“遠方的君子將有要來朝貢的”了。

【原文】

51·11夫鳳皇、騏驎猶雉也,其來之象,亦與雉同。孝武皇帝西巡狩(1),得白驎,一角而五趾(2),又有木,枝出複合於本(3)。武帝議問群臣,謁者終軍曰:“野禽並角,明同本也(4);眾枝內附,示無外也。如此瑞者,外國宜有降者。是若應,殆且有解編髮、削左衽、襲冠帶而蒙化焉(5)。”其後數月,越地有降者(6),匈奴名王亦將數千人來降(7),竟如終軍之言。終軍之言,得瑞應之實矣。

【註釋】

(1)孝武皇帝西巡狩:參見50·1注(9)。

(2)五趾:參見《講瑞篇》50·19注(5)。

(3)本:樹幹。

(4)明:表明,象徵。明同本:象徵天下統一。

(5)且:將。編髮:把頭髮編成辮子,這是當時少數民族的一種風俗。衽(rèn任):衣襟。左衽:衣襟向左開,這也是當時少數民族的一種風俗。襲:穿戴。帶:腰帶。襲冠帶:頭上戴帽子,腰間繫帶子,這是當時中原地區的一種風俗。蒙化:接受教化。

(6)越地

最新小說: 領主:開局化身天災,戰場成禁區 最終試煉遊戲 夢幻西遊:開局一段鐵絲我無敵了 我獨自挖礦 顧總太太把你拉黑了喬若星顧景琰 斬神:熾天使嫌棄後我直升至高神 火影:掛機就變強 七零:被趕出家門後我轉頭嫁軍官 失控星光 末日星晶:我有一個契約獸軍團 天災降臨:我可以強化萬物 原神:諸位,墮入深淵吧 紅魔復興,從挽留穆里尼奧開始 我的槍附加百種特性 我在曼城看大門 網遊:幻域風雲 NBA:熱火三連冠無了?我來續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網遊之開局就很慘 大姚穿越重振籃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