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點點頭,“是的,聶老師,有點類似東風破…”
聽到這裡聶文淵點點頭,才緩緩說著,“聽過《東風破》以後,我和一些華夏傳統樂團,還有和我一樣做古風的音樂人聊過,大家對《東風破》這種風格的音樂很推崇…”
“但我覺得傳統樂器並不是多多益善,比如《東風破》裡的琵琶和二胡,雖然只有兩種傳統樂器,但聽過以後大家對這兩種樂器的音色記憶猶深…”
聶文淵分析著使用傳統樂器的多寡利弊。
陳希一邊聽著,一邊思索著《東風破》和《青花瓷》的不同之處…
《東風破》和《夜曲》的編曲來自於林邁可,他的編曲風格節奏感鮮明,擅長鼓點和節奏,所以《東風破》雖然是國風,整首歌從頭到尾的電子鼓聲很明顯…
甚至鼓聲的節奏跟《夜曲》很相似…
而《青花瓷》的編曲來自於鍾興民,他擅長的是絃樂和民族樂器的使用,雖然也要有鼓聲表現節奏,但重點體現在民樂和絃樂上,鼓聲很弱…
兩個編曲師,不同的理解,造就了兩首不同的經典國風流行音樂…
有時候想想,如果鍾興民去編曲《東風破》,林邁可去編曲《青花瓷》,一定特別有意思!!!
“……,過多的傳統樂器,相當於又迴歸了純古風,陳小友對歌曲的樂器伴奏結構有一些靈感了嗎?”
聶文淵順著自己的理解分析完,看陳希在沉思著,想著陳希應該是聽進去了。
一番話說的景軒之和歐陽傲也是暗暗點頭。
古箏,琵琶,木笛無須多說!
剛才提到的板鼓,堂鼓,木魚,歐陽傲一直跟隨著聶文淵還能在腦海裡努力回顧起音色…
板鼓,堂鼓,景軒之腦海裡根本沒有太多的印象,只能看看聶文淵,再看看陳希。
怪不得陳希能在作曲界取得如此成就呢,能瞭解如此多的華夏傳統樂器的音色,已經了不起了,還能把他們組成旋律,更是讓人望塵莫及。
景軒之望著陳希年輕的臉,總感覺自己不是在看一個年輕作曲師,更像是在看一個沉浸在編曲界幾十年的前輩!
不僅是作曲,作詞…,編曲的理解也堪稱恐怖。
陳希望著聶文淵。
站在聶文淵的角度理解,沒有問題。
《東風破》無疑是成功的,可一下從使用了兩種傳統樂器過渡到六種,讓人覺得在貪多!有種刻意迎合和跟風的感覺…
但陳希不一樣,他不需要去對比音色的適配度,也不需要像其他編曲師一樣嘗試多種風格的傳統樂器以後,再做最終選擇…
只需回憶…!
無須推倒重來,一次成型即可!
“聶老師,歌曲的簡譜我做好了,樂器方面也是思考了好久。”
說著話,陳希拿起自己的揹包,開啟…
從一個快遞的檔案袋裡,拿出幾頁A4紙。
遞給了聶文淵!
……
魔都郊區的國道上,景宋章駕駛著一輛銀色的小汽車…
車速控制在60碼以內。
隱隱約約看到了通往聶文淵小院的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