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這數千益州士兵大有古怪,所以他堅持暫時不去救援夷道,認真觀察一下荊門山守軍的後續行動,再做決定。
作為援助黃忠防守夷陵的李嚴,卻跟黃忠有著不同的想法,他覺得黃忠過於謹慎。既然駐守荊門山的益州部隊有增無減,那就說明這次忽然出現在夷道附近的小股部隊不過是張任的障眼法,他的主攻方向仍然是虎牙山。
李嚴向黃忠提出由自己率領兩萬人馬前往夷道消滅小股益州軍的建議,黃忠本想阻攔,但李嚴前來虎牙山時可是帶著三萬部隊,如今人家還給自己留了一萬人,他也不好耽誤了李嚴下山去積累功勳。反正夷道距離虎牙山很近,如果李嚴遇到什麼困難,也可以快速撤退回來,想必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這樣一來,法正的計謀便真要得逞了。
第九零五章黃漢升死戰不退
李嚴帶著兩萬部隊下來虎牙山,本以為能在夷道取得一場由自己單獨指揮的勝利,為自己增加一些功勳,不料卻遭遇了張任的八萬大軍。
在李嚴看來,不管奇襲夷道的益州士兵是三千還是五千,只要他奪回了夷道城,功勞便與黃忠當初奪回荊門山一樣的相同。畢竟夷道是通往江陵的咽喉,如果被益州軍長期佔據,便會切斷了虎牙山與江陵之間的聯絡,也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可惜的是,這次李嚴看到的不是三千或者五千益州兵,也不是三萬或者五萬益州兵,而是整整八萬益州主力!
李嚴對張任,以兩萬對八萬,以無心戰有心,結果便是荊州兩萬部隊盡滅,李嚴本人重傷被俘。
不等李嚴兵敗的訊息傳回虎牙山,張任便率軍抄了虎牙山的後路,將黃忠部撤往當陽或者江陵的兩條後路徹底堵死。
夷陵之戰打到這裡,荊州一方已經處於全面被動的境地,如果算上荊州北方已經開鑼的戰事,則劉表的覆滅似乎已經成了在所難免,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然而,已經鎮守虎牙山一年的老將黃忠,在得知曹操率軍攻打襄陽門戶鄧縣時,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安;在獲悉李嚴下山的兩萬人遭受了張任的伏擊全軍被滅時也沒有任何急躁;在看到李嚴將虎牙山通往江陵和當陽的退路徹底斷絕時,仍然顯得並不驚慌。黃忠如此篤定,難道說他以為憑藉自己如今僅剩的三萬部隊,便可以攔下益州攻打荊州的十數萬大軍?
第279卷 第2228節:吾乃錦帆甘興霸 (30)
其實,黃忠此時什麼都沒有想,他只是嚴守作為軍人的職責,既然劉表沒有給他下令從虎牙山上撤退,那麼他就有責任率領手下士卒一直堅持下去,哪怕只剩下一兵一卒。如果到了最後,真要殞命於虎牙山上,黃忠也絕對不會後退半步。
戰死在陣地之上,這是一名武將最高的榮耀,也是生為軍人的使命責任。瓦罐總是井邊碎,將軍難免陣前亡。黃忠從進駐虎牙山的那天開始,便沒有想著自己可以活著從山上回去。所以,他對山外的情況置之不理,只是每天堅持著巡視和操練,將他那魁梧挺拔的身影留在虎牙山的各處陣地上,堅持著與士卒們同吃同住,鼓舞著守山計程車兵們。
有這麼一位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的主將鎮守虎牙山,儘管現在山外已是大軍雲集,但山上計程車兵仍然鬥志高昂,沒有出現任何潰敗和騷動的跡象。
圍住虎牙山數天之後,張任派人上山給黃忠送來一封勸降書,大致內容是說自己非常佩服黃忠的本領和品德,願意與黃忠結拜為異性兄弟,今後同甘共苦,榮辱與共,絕不離棄。
張任這封勸降書果然下了一番功夫,整篇書信之中沒有提到一個“降”字,全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言語,而且對於黃忠也確實非常尊重。張任甚至提出願意向司馬防舉薦黃忠取代自己的位置,他為黃忠做副手。
看了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