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辰入夜從前衙回來以後,李虎就藉口‘貨行裡事忙’識趣的離開了,雖然幾個月不見弟弟他也很想念,也想和弟弟多親近一會兒,但林總督的眼睛一陣一陣的燈光照不到的角度泛著綠光,看得人感覺森森的,狼一樣,實在是讓人坐不住。
李虎一走,林易辰就把李懷熙扛起來放到了床上,人道‘小別勝新婚’,因此這一場混戰進行更是尤為激烈,一直持續到了半夜交戰雙方才握手言和,相擁睡去。
李狀元自己研製的‘萬用菊花膏’功效顯著,第二天一早,折騰半晚的李懷熙步態如常,精神也不見萎靡,照原計劃換了狀元吉服去餘川書院參拜聖師。而與他親熱了一晚上的林易辰也正是上癮的時候,狗皮膏藥似的捨不得同李懷熙分開,找了個理由,作為地方官長也一同跟著去了,最後只留下衙門裡的一眾官員有苦說不出守著一摞摞的公文賬冊望門興嘆。
餘川書院歷史悠久,前朝宣華年間建立至今已有兩百多年,從書院裡走出去的有名之士如同過江之鯉,光是本朝取得功名的學子就不在少數。
文淵閣正廳懸掛的聖人畫像之下襬放著一本名冊,上面記載著歷年來書院培養出的人才,在李懷熙之前,餘川書院已經造就出了五位狀元、八位榜眼和三位探花,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的更是有三百多位,真可謂是人才濟濟了。
不過即便如此,李懷熙上山之後依然受到了書院上下極高規格的禮遇,十五歲即拔得頭籌,而且是連中三元,這足以讓餘川書院在學院界笑傲幾百年的成績使得書院的院長都對李懷熙讚不絕口。
參拜聖師的儀式上,李懷熙行完了大禮,徵得院長同意之後當眾聲情並茂的朗誦了他之前寫好的一篇《謝師表》,用以對書院裡的教授們表示感謝。
歷來學生中舉之後過來答謝恩師,多是拿著禮品說幾句場面話,像李懷熙這樣特意撰文表示感謝、文采又這樣出眾的卻不多見,而李懷熙本人平日裡在書院的時候行事並不張揚,這篇《謝師表》的橫空出世在感天動地之餘也多少有些讓書院的人感到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林易辰卻是知道李懷熙用意的,這樣做也是兩個人共同商議出來的結果。至於緣由,說起來也是有些禍福相倚。
按照慣例,李懷熙的鄉試、會試和殿試文章在他金榜題名之後即被匯總成冊刊印天下,毫不意外的,其非凡的文采很快就受到了世人的推崇,如今已經在天下士子中間廣為流傳。然而,由於他的殿試文章為了迎合新皇口味,針砭時弊得太過鋒芒畢露,後又有落第舉子因他被革去功名一事,因此世間不久即出現了反對的聲音,開始風傳新科狀元手段鐵血,日後必將成為酷吏等言。
文人大多溫和,李懷熙即使認為自己在處理落第舉子的問題上已經足夠窩囊,可在這些士子眼裡手段也依然狠辣,而且他在殿試文章裡闡述的吏治改革措施也確實鐵血得很,於是繼孌童風波之後,李懷熙很不幸的又一次被迫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而且這一次沒有明顯的背後推手,他想找人撒氣都沒有辦法,只能從根源上儘快解決這些問題。
事情的發展往往起於斯、止於斯,這次風波的根源在於李懷熙文章中蘊含的殺戮氣過重,才讓人生出了對他品行的猜測。因此,為了扭轉自己的形象,李懷熙使出渾身解數,把這篇前後不過幾千字的《謝師表》寫得格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以至於朗誦之時就感動了不少的教授當場落淚,院長更是當場表示要把這篇文章刻在石碑之上,把李懷熙當成不忘師恩的楷模來教育後世學子。
這個結果多少有些讓李懷熙感到受寵若驚,他原本想要達到的目標就是透過餘川書院的教授們在文人士子間口口相傳幫他把‘尊師重道’的良好品格傳揚出去,那樣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對於如今有些一邊倒的風評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