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放棄。
這個朝代的童試分縣試、府試、院試三級,考試內容以策論為主,輔以口試、墨義、貼經和詩賦,這裡的策論不比滿清的八股,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更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水平。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
成為生員只是拿到了入科舉考試的資格證,想要入仕做官還需要經過三年才有一次的科舉,透過解試、會試和殿試,殿試合格之後稱進士,讀書人這才有了做官的資格,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耗費頗多,所以如今這個年代送孩子讀書的人家不多,尤其是像李成奎這樣的送三個兒子一起讀書的更是少見。
先生自己是進士出身,這幾天每天都在講策論,如同現代學校畢業班的重點突擊,李懷熙認真聽了幾天,開始覺得他爹每年三個兒子的十五兩束脩花得並不冤枉,這個小老頭學問是真的好。
放學以後,李懷熙一邊走一邊問他大哥,“大哥,你今年真的不打算考嗎?”
“不考,這兩日聽先生破題,覺得更沒信心了,我還是再等一年,再學的紮實一點再去考,要不然考不上多丟人。”
“這有什麼丟人的,今年考不上也可以先熟悉一下考場啊。”李懷熙有些不以為然。
“不考,明年再說。”李龍很堅持。
“明年的時候再說下一個明年,你就可以等我一起去考了。”李懷熙笑嘻嘻的,決定要做一個八歲的秀才,讓他爹好好的在鄉里牛氣一次。
“我也跟著三兒一起考,到時候我考不上,三兒考上了,爹一高興也就顧不得罵我了。”李虎在旁邊附和著,不過一起考試的目的讓人不敢恭維。
“瞧你那點出息!”李龍和李懷熙兩個人一起鄙視他。
“出息怎麼了?我又不愛念書,愛念書的是咱爹,非讓我上學堂,可是挨板子的不是他了!我昨天聽三兒的主意挺好的,我將來就開個店做生意,管他商籍不商籍。”李虎倒是個講究實際的。
“那也是,不過現在先生教的對做生意可沒什麼太大幫助,我們賣兩隻兔子給你買個算盤吧,我教你打算盤,這個我學過。”珠算課在小學就有,李懷熙打得很快,有一段時間專門用算盤珠子練過手指的靈活性。
“咱爹不知道讓不讓,要是打咱們一頓就麻煩了。”李虎有些擔心。
“得了吧,你以為咱爹看不出來你不是讀書的料啊,就算咱爹看不出來,先生也說過很多次了,放心吧,爹保證不打你,頂多說你兩句。”李龍在旁邊很肯定地說。
事實證明,李龍說的沒錯,算盤買回來以後,李成奎把李虎叫過去單獨說了一會話就放回來了,李虎眉開眼笑的說,“爹說明年我把字認全了以後就不用上學了,爹把學費給我攢下來將來做本錢,讓我將來做生意呢。”
自此,三個人放學以後就很少出去玩了,李懷熙在家教李虎背口訣打算盤,李龍回家以後每天不光要練習一篇策論,還要背書墨義,李懷熙自己也要在後院一邊背書一邊鍛鍊身體,姥姥每次都陪在他旁邊,看著他一邊抻胳膊抻腿一邊唸唸有詞覺得很可愛。
縣試開始的時候,好久不見的大姨來看望姥姥,嚴櫻表姐沒有一起來,她被送去學女紅了。大姨的面色紅潤了一點,精神狀態很好,事實果然如姥姥說的,納妾以後的大姨夫再也沒打過大姨,怕惹上‘寵妾滅妻’的罪名,新納的小妾沒有大姨年輕時漂亮,大姨把事情看淡以後也不和她爭寵,日子反倒輕鬆了不少。
“喲,這懷熙打算盤怎麼比我們家嚴禮打得還快啊?!這是跟誰學的?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