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各種車輛,部隊大院裡的車也不少,因此阿龍雖然沒有駕照,可那駕駛技術卻不是一般的好。至於二哥,那就更簡單了,這傢伙身後戳著一個龐大的家族,而且這年頭在粵省這個省份,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走私車,以馬軍家族的實力,家裡早就有好幾輛價值百萬以上的豪車了,因此馬軍會開車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剩下的人當中,也就老大的技術敢開車上路了,他畢竟也是個正兒八經的衙內,早些年他家老爺子在下面區縣擔任一把手的時候,老大也沒少折騰汽車玩,因此相比於其他幾個兄弟,老大的駕駛技術也算可以了。
就這樣,四個人開著四輛車,拉著剩下的四個兄弟,一路直奔王府井。到了飯食了,兄弟們得餵飽了腦袋才能進行大采購行動啊。於是在老大的帶領下,哥兒幾個在東安門大街停好了車,直奔餛飩侯而去。
說起這餛飩來,那可是咱們華夏國內鼎鼎大名的小吃,大江南北都有這種小吃,只不過叫法不一樣罷了,在巴蜀,餛飩被稱之為‘龍抄手’,而在兩廣這邊,則被稱之為‘雲吞’,至於餛飩這個詞兒,大多是江北這邊的稱呼。
在燕京早些年的時候兒,賣餛飩不像現在這樣有固定的攤位,那時候賣餛飩的都是挑著挑兒的走街串巷的叫賣,而且這餛飩挑兒也是特製的,一頭是點著的爐子和湯鍋,一頭則是一個小櫃子,櫃子裡有抽屜放著作料、碗筷和皮餡,如果在路上遇到有想吃餛飩的客人,停下來立刻動手就包,連包餛飩帶下鍋煮熟了,也用不了三兩分鐘,很快,也很便捷。
不過到了四十年代之後,這種挑著挑兒滿街走的餛飩挑兒不見了,賣餛飩的不擔挑兒了,都換成餛飩攤兒了,其實這餛飩攤兒就是一個大約兩米多長的兩輪車,上面放著各種傢伙事兒,食客們就在這車上的一塊板子上吃飯。
不過在解放後,隨著社會的發展,無論是攤兒還是挑兒,都徹底不見了,在五十年代的時候,在這王府井的老東安市場附近,就有那麼七八家餛飩攤兒,平時都是各做各的買賣,相互之間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不過到了56年公私合營的時候,這幾個攤子就幹不下去了,於是這七個餛飩攤兒一合計,便湊成了一個合作組,選擇了在東安門大街11號原本是德勝祥燒餅鋪的鋪面房當做門臉,開始營業。因為這七個人之中,精明能幹的候庭傑是合作組的組長,因此七個人又是一合計,便將這個新店取名為‘燕京風味餛飩侯’。
現在風靡整個燕京、後世風靡大江南北的‘餛飩侯’就這麼誕生了。
到現在,在燕京城裡一說吃餛飩,老燕京人第一個想起來的必然是這‘餛飩侯’。因此今兒個李想他們吃午飯,老大又整好饞餛飩了,因此一幫人就被老大給領到了這餛飩侯來。
這時候的餛飩侯還不像二十年後那麼貴,最普通的一碗鮮肉餛飩都敢收你8塊錢,這時候的餛飩侯很便宜,兩塊錢一大碗,熱乎乎的吃的特舒服。(ps:暈了,寫這段的時候小墨竟然無恥的流哈喇子了,不成,晚上得到餛飩侯好好的吃一頓去,丫丫個呸的,這哈喇子真的流下來了。。。。。。)
八個大小夥子一頓午飯吃了足足二十五碗餛飩,把老闆樂得不輕。這時候的大小夥子,正是能吃死老子的時候,按照阿龍的話來講,這點兒餛飩也就是剛剛墊墊底,一會兒買完了東西,繼續回來吃。主要是這裡的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