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邊陲府地治理的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誰不知道這邊境城市最多的就是治安問題,若不是顧忌自己地身份,他真的想見一見這位年輕的父母官,看他究竟用了什麼辦法將這一府之地治理的如此安寧。
諸葛清三人身上帶的銀子本來就不多,因此要麼住便宜的客棧,實在不行就只有露宿了,因此一路走來很是辛苦,諸葛清夫婦倆都已經用上了多爾袞為他們做的柺杖了。
在多爾袞的堅持下,他背上的那二十幾斤藥材一直都沒有賣。現在到了延安城,他們三人的銀子和包裹基本上都已經到了多爾袞地身上,要是多爾袞中途撇下老夫婦倆,諸葛清老夫婦倆還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這也足見了諸葛清夫婦對他的信任。
而現在他們身上的銀子已經差不多告罄了,那費勁艱難氣力背出來的藥草就有了用武之地。
貨比三家不吃虧,延安城可不止一家藥鋪收購藥材,為了賣上一個好價錢,多籌些盤纏。多爾和諸葛清夫婦跑了延安城所有收購藥材的藥鋪,到最後才賣了一個好的價錢,二十幾斤藥草賣了居然有一百五十三塊銀龍元另三十四銅龍元,這裡是西北靠近邊陲之地。新的龍元貨幣與傳統的銀兩銅幣還是可以互相通用並有些的流通,但是越往中原內 地,傳統地銀兩和銅幣就只有到帝國央行才可以兌換出等值的金銀銅三種龍元才可是使用,因此多爾袞帶著諸葛清夫婦又跑到帝國央行陝西分行在延安城內的支行將身上的銀兩和銅錢都換成了銀、銅龍元。共得一百五十八塊銀龍元和六十七銅龍元,若不是那二十幾斤草藥裡有諸葛清夫婦這二十年來積攢下來地幾種珍貴的草藥,也不會買到這價錢。
有了這些錢。三個人省吃儉用回到河間府應該是夠了。當然這一路上他們還是要住最便宜的旅館或者客棧。吃的也自然是最便宜地粗茶淡飯了,諸葛清夫婦倆本來就過著清貧的日子。因此除了趕路的耗些力氣外,這樣地日子倒也不難過,倒是多爾袞一開始吃這粗茶淡飯倒也新鮮,可這新鮮勁一過,可就難過了,肚子裡一點沒有油水地日子可不是他一個大金國地貝勒爺能過得了的。
從延安城到諸葛清老夫婦地老家河間府那可是兩三千里的路程,一天走百里路,起碼要走一個月,而諸葛清夫婦雖然身體還不錯,但畢竟年老體衰,長時間的趕路鐵定是吃不消,而且就現在他們一天才走七十八里,並且這個速度還有下降的趨勢,這樣下去,就算走到過年也未必能回到河間府。
擺在多爾袞面前的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自己買上一輛馬車,讓諸葛清夫婦乘坐馬車,自己當那車伕,這樣日行兩百里不成問題,諸葛清夫婦兩也不需要用雙腿趕路,又快又穩當的前往河間府。
但是購買馬車的費用可不小,尤其是馬匹的價格就不是多爾袞能承受的,普通的拉車的馬起碼需要一百銀龍元,這一路上的草料吃喝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沒有收入,多爾袞身上這點錢頂多湊合買一輛最差的馬車也就沒了。
如果換騾子還好一點,騾子不值錢,一半的價格。
第二個選擇,就是看延安城內那家鏢局出鏢,花上點前,搭個順風車,走一步算一步,不過這樣一來,多爾袞怕諸葛清老兩口的身體吃不消,鏢局的鏢車通常都是裝貨,鏢師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充當,一日行那個幾百里路都沒有問題,可諸葛清夫婦上了年紀,可禁不起折騰,若是諸葛清夫婦年輕個二三十歲到是沒問題。
選來選取,多爾袞選擇了第一條,花了身上一半的錢買了一輛騾 車,因為天氣炎熱,因此就只買了夠一天吃的乾糧,第二天一早就從延安城出發上路了。
第二十三卷:改革開放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