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益這個問題,對剛開始學易的人來講,真難,但對於昔日的易學家,以易經魁探花及第的秦無咎來說,這可太容易了。
她侃侃而談:「易為群經之首,廣大精微,無所不包,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懂……」
等秦無咎引經據典的講完,兩個郡王都是懵的,《易經》還隱藏著這麼多道理嗎?又猶如醍醐灌頂一般,以前覺得隔膜的東西,一下子就清晰的呈現在眼前。
在文華殿讀書多年的姜緒甚至開始懷疑人生,自己竟不如一個才進學兩個月的人學的透徹。
任益也吃驚非小,沒想到秦國公主如此聰慧,若不是他知道秦無咎其他課業皆平平無奇,他都要相信姜紹的話了。自己怎麼就選了《易經》發難,就該方才講《春秋》之時動作。
他本想突然發難,秦無咎答不出,他便可斥退她,罰她到西配殿一角的耳房面壁思過,等後面出了事,他光明正大的處罰學生,無論發生什麼,自然跟他是木有關係的。
可現在,他卻沒了正當理由,不過既然已經開始了,就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況且他好不容易才做成這個局,就如此平白罷了,反而讓人警覺懷疑。
只要能成功,哪怕冒點險也是值得的。
於是任意把手中的書「啪」往桌上一扔,「公主殿下,讀書明理最怕誇誇其談,公主所言看似高深,實則空洞無物,若養成這般虛妄之學風,豈不是害了自己一輩子?我看你就去西配殿面壁反省吧,什麼時候想明白了,再回來聽講。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