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管明棠主政華北以來,北方公司便主導著整個華北的資源開發以及工業建設,其憑藉著技術以及資金上的優勢,尤其是政府的直接傾力支援,使得其迴避一切不必要的干擾,儘可能的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工業建設,數十座、上百座大型工廠的建設、數百座廠礦的建設,最終,這些工業生產力完全轉變成了軍隊的戰鬥力,正如同過去的邯彰與邯彰軍之間的因果關係一般。”
正視敵人的長處,這正是石原莞爾與其它人的不同之處。【首發】
“相比之下,南方的支那軍隊,或許可以從美國、從蘇聯、從德國獲得大量的武器裝備,但是他們卻永遠不可能像邯彰軍一樣,在戰場上揮霍火力、不可能投入大量的戰車、飛機,因為彈藥總在消耗、戰車和飛機總是會損耗的,可是擁有大量工廠的北方公司,作為軍事供應商,卻可以源源不斷的為邯彰軍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一切,而,這才是邯彰軍真正的優勢所在!”
點評著中國南北兩大勢力的不同之處時,石原莞爾的神情並沒有產生任何變化,相較於他,反倒是柴山兼四郎流露出一絲擔憂之色。
“閣下,若是這樣的話,那麼北支方面,未來對我們造成的威脅豈不是更大嗎?”
“是會產生威脅,但是……”
朝著車窗外規模宏大的新亞自動車株式會社的廠區望去,石原莞爾的臉上卻顯露出一些笑容,北支的工業在發展,但滿洲國的工業同樣也在發展,得益於滿洲國豐富的煤鐵資源,現在滿洲國正在一步步的朝著“工業體系健全的戰爭總後方”發展著。
現在滿洲國的工業建設都如同他計劃的一樣,有條不紊的推進著,至多隻需要再過三年,三年後,自給自足的滿洲國就可以滿足日本的北進計劃,作為北進的總後方。
“時間,隨著時間的變化,北支與南京之間的矛盾會隨之加深,因此,在未來的幾年內,北支是不可能對我們造成任何威脅,因此,現在對於我們而言,所需要的就是抓住現在的機會,在必要的時候……”
突然,石原莞爾的笑容一斂,看著身邊的柴山兼四郎說道。
“相比於北支,現在更讓人擔心卻是東京!”
“東京?”
點了點頭,石原莞爾繼續說道。
“蘇聯和與德國的合作確實超出我們的意料!”
石原莞爾所指是斯大林在八月二十三日與他的死敵希特勒簽訂一項條約,這個條約把日本上下弄得慌亂一團。在繼近衛公爵擔任首相的平昭騏一郎為了就簽訂三國條約取得一致意見曾開了七十多次內閣會議未獲結果的情況下,又被《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弄得狼狽不堪,以致不得不宣佈:“因近來歐洲局勢變化複雜,無法逆料,內閣為此提出辭職。”
在內閣辭職的同時,希特勒和斯大林兩人都向全世界大吹大擂他們所簽訂的歷史性的條約九天之後,九月一日,一百五十萬德軍入侵波蘭,同時蘇聯亦向波蘭發起了進攻。而德國與蘇聯簽定互不侵犯條約,之所以會對日本政界造成衝擊,正是因為日本一直致力於的“德意日三國條約”受到這一條約的衝擊,這直接影響到日本未來的戰略佈局。
“現在,東京甚至有聲音要求,我們應該學習德國與蘇俄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如果一但簽定條約的話……”
沉默片刻,石原莞爾不無苦惱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