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35億日元!”
作為第一部即作戰部部長石原莞爾少將如實的在會議上講述著目前的軍費開支情況,龐大的軍費開支,正是他堅決要求從中國撤軍,結束支那事變的根本原因。
“……戰局的發展使戰線越來越長,我國在支那事變後動員了34個師團,動員兵力接近日俄戰爭動員兵力的3倍。而軍需動員在我國更是首次實施,生產軍用物資不侷限於陸、海軍所屬兵工廠,連廣大民間工廠也晝夜加班突擊。陸、海軍軍用物資和生產力擴充計劃等所需物資在分配、調節上很快出現了麻煩,但鑑於當前的形勢,陸、海軍只能堅持己見,絕不允許壓縮軍用物資,為此企劃院只好削減軟弱的方面即生產力擴充計劃和民用部分物資。這猶如章魚吃自己的腳,傷了國力。”
這時石原莞爾又向眾人展示一份直觀的圖表,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他一直在努力的收集著各方面的資料,以說服眾人接受他的看法。
“企劃院對我國國力作了判斷,對當前的國力細分為產業、貿易、金融、物價、匯兌、對外支付能力和勞務等項加以分析。從中發現武器工業發展異常迅速,而大部基本國防產業由於所需的材料、原料和技術人員不足,不能如期完成生產力擴充計劃。鋼鐵工業由於礦石、生鐵和廢鋼鐵不足,10一30%的鍊鋼、軋鋼裝置停工待料。鋼材尤為不足,減產30%。機‘床’工業完成計劃指標56%,汽車工業完成計劃指標53%,液體燃料工業大體可完成計劃指標。因為這些工業所需的原材料幾乎全部仰仗進口,但是現在已挪用於生產武器。在貿易方面,今年與去年下半年度相比,出口減少20%,進口下降30%強,貿易已經出現嚴重萎縮現象。當前,企劃院對經濟國力的判斷就極為悲觀。根據其計算我國國力於今年將達到最高水平,但從明年開始將因鉅額的軍費開支以及軍需生產的影響而處於下降狀態。不管陸、海軍的武器裝備生產如何增長,基礎國力還在不斷下降,國家計劃沒到支那事變第三年就開始破產,而且……”
深吸一口氣,石原莞爾將視投向軍務局局長武藤章的身上,用似質問的口氣說道。
“誰能保證,明年就一定能擊敗支那軍,現在山東幾近為支那軍所收復,且北支派遣軍在支那軍國防線前受挫,可以毫不懷疑的說,現在皇軍不僅不可能與明年結束支那事變,甚至目前局勢對我國越發不利……”
未理會武藤章的輕哼,石原莞爾將視線投向第二部部長櫥口季一郎少將,在參謀本部中第一部是作戰部,而第二部則是情報部。
“櫥口部長,煩請您將從莫斯科方面獲得的情報通報一下!”
在石原坐下後,站起來櫥口季一郎少將朝著澤田茂次長看去,這位次長才是參謀本部真正的主持者,見其點頭後,便開口說道。
“駐莫斯科武官處在半月前發回絕秘情報,情報顯示,支那政fu與蘇俄政fu簽定了第三筆軍火貸款,”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第二筆軍火貸款尚未完成,至少要等到明年才有可能完成!”
於月前剛剛上任的娜俊六大將則似有些明知故問的詢問道。
“是的,閣下,根據蘇支兩國協定,目前第二筆軍火貸款尚在實施中!”
點頭解達後,櫥口季一郎少將又解釋道。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來看,第三筆軍事貸款是在斯大林的親自授意下,為加強支那軍進攻能力而特意提供的鉅額軍事貸款!”加強支那軍進攻能力!在櫥口季一郎少將的話聲落下時,所有人的眉頭無不是微微一跳,儘管先前就已經獲得了這一情報,但只是獲知第三筆軍事貸款,尚不知其細節。
“雖然第三筆軍事貸款在細節上,我們無法從蘇聯方面獲得,但是我們仍然透過支那政fu方面獲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