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對陳其美的懷念和感情,移至其侄兒陳果夫、陳立夫兄弟身上。平時,陳立夫與蔣介石的長子蔣經國特別要好,蔣經國每次到陳立夫家,晚上都是與大他10歲的陳立夫同床而眠,所以蔣介石也把陳立夫當作侄子看待。再加上陳立夫留學國外,雖說年輕,但知識淵博,閱歷豐富,辦事練達,始終將職權範圍內的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所以深得蔣介石的賞識和重用。
氣急敗壞,狼狽至極的蔣介石,又盯視著陳立夫說道。
“7天,7天破不了案,你把自己的帽子摘了!”
這些年來,陳立夫鞍前馬後、盡忠職守地為蔣介石效勞,但他還是第一次看到蔣介石發那麼大的脾氣,第一次看到蔣介石如此的狼狽不堪,問題的嚴重性自然可想而知。
“是,請委員長放心,卑職一定嚴查!”
從蔣介石那裡出來,陳立夫不過是一回到辦公室,馬上召開擔負南京治安責任的各部門負責人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憲兵司令兼南京警備司令谷正倫、南京警察廳長兼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副局長陳焯、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處長徐恩曾、第二處處長戴笠等人。會場氣氛十分凝重,大家坐在藤椅上,抽菸的抽菸,喝茶的喝茶,都沉默著沒有輕易說話。
“汪院長被刺,影響十分惡劣。對此事件,蔣主席十分重視,要求我們必須在7天之內破案。我請大家來,想聽聽各位的意見。”
會議一開始陳立夫傳達了蔣介石的指令後,和參會人員共同研討了案情,同時明令各部人員馬上展開偵緝主兇的工作。
下午3時左右,警察廳首先搜查了強華通訊社,就在警察廳搜查,並拘捕了通訊社的李星和王立文這兩位記者時,在下關火車輪渡碼頭的輪渡上車廂裡,卻只聽到一聲長嘆。
“明棠,這個時候,伯父為什麼讓你先離開南京?”
皺著眉頭,剛剛成為管明棠未婚妻的李秋怡,滿面盡是不解之色,上午伯父回到家,與管明棠見面後,兩人在書房裡呆了一個小時,然後伯父便讓他帶著自己先行北返,和最初的計劃完全不同,原本晚上還要舉行家宴,明天還要……可現在離開的卻又是如此突然,直到火車站的時候,她才聽人傳著汪精衛被刺殺了。
“嗯,伯父認為,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南京不會消停,所以……”
笑了笑,管明棠儘量讓自己表現的輕鬆一些。
“希望我帶你先回邯彰,以免招惹上什麼麻煩。”
何此是什麼麻煩,民國二十四年的刺汪案最後的確牽涉到了許多人,先是兩位記者,然後又是改組派,隨後又因南京警察廳特高組人員還在六中全會開幕前夕,曾在夫子廟茶室竊聽到有人打電話到中央黨部,找一位徐秘書,要他趕快向中央宣傳部洽取在六中全會會場佩用的記者出入證。所以他們據判斷,這人所需要的記者出入證,就是給兇手佩帶所用。至於所找的徐秘書,就是徐恩曾,因為他兼有中央組織委員會秘書職務。
這樣一來,事情就更為嚴重了。因為李星和王立文都是王思誠親自挑選並且直接受他指揮領導的,強華通訊社也是王思誠主持的。而王思誠此時擔任的是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調查科幹事,兼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南京區區長。他是在徐恩曾的直接領導下,擔任南京政治安全保衛工作的。此時,所有的猜疑都指向了徐恩曾,而徐恩曾又受陳立夫的直接領導,陳立夫又是蔣介石最寵信的人……
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在刺客死亡後,策劃者得以潛逃,而若非負責此案的偵緝人員,沒有放棄一絲線索,最後蔣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