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權臣的動向。
皇后和明蘭都明白太后的打算,只有小沈氏在擔心被妾室分寵,座上一時沉默。
太后滿意地看向諸人,突然,她指著明蘭道:“顧侯娘子,聽說二郎現在的院子還空著呢吧?不如你多領走幾個,這樣,顧侯也有臉面啊!”
明蘭心想【重來一世,太后娘娘還是隻有這幾個招數,難怪爭不過官家父子】,面上,她笑盈盈地起身,恭敬地向太后行了一禮,道:“太后娘娘容稟。妾身覺得,真是太巧了呢,妾身家裡也有好幾樁婚事要辦,月老公公這陣子怕是要忙不過來了。”
沈從英向來是知道明蘭辦法多的,聽這話頭,知道小丫頭又出鬼點子了,心中不禁暗喜,臉上則是一派好奇。
太后是真好奇。按照她原先的計劃,此時這幾個人應該是心中酸楚強作歡笑地收人入府的,沒想到盛明蘭居然能這麼高興。
“你家裡要辦什麼喜事呀?”太后問。
明蘭:“前陣子我家官人對我說,因北疆要屯兵,為穩定軍心,最好能讓士兵們都帶著家眷。可是軍中有好多青年兵將都還沒成親,就求到他跟前了。我家官人便要我在家中尋些待嫁婢女,讓兩邊互相相看一場,若是看中了,你情我願,便能立刻成家立室。妾身覺得,妾身的官人能和大娘娘想到一塊去,真是太巧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從英一聽明蘭提“屯兵”,就瞬間知道她打的什麼主意,心說不愧是我的好侄女!都說婚配講究個門當戶對,這些人雖然是侍婢,卻是太后在身邊養出來的,把她們嫁給軍中小兵就如同把首輔千金嫁給白丁,這麼做,不是在打她作為大娘孃的臉面嗎?
但她神色如常,只是一邊聽一邊偷眼去看太后的表情。
果然,太后一聽明蘭居然要把她的婢女嫁給小兵,臉上再也掛不住笑。
小沈氏想不到這麼多,她聽完只覺得問題迎刃而解、不用給丈夫納妾了,便毫無城府地直接站起來笑道:“二哥哥真是想了個好點子!”她在禹州時便稱顧廷燁為“二哥哥”。
沈從英輕聲呵止:“放肆。休要胡言,太后身邊的貼身侍婢怎麼能屈就一介軍漢?”
太后心中的不悅被皇后點破,她陰沉著臉道:“是啊。她們都是宮裡嬌養的,恐怕受不了邊疆風沙之苦。”此時她對明蘭生髮出十萬分的厭惡,實在不願去看她。
然而明蘭繼續說道:“想來,軍中應有許多青年將校,回頭郎君掙個功名回來,說不得,太后身邊還能再多幾個誥命夫人呢。”
沈從英聽得心情舒暢,明蘭這是先難後易,先說個大的驚一驚大娘娘,然後再丟擲真正的解決方案。和嫁給無官無爵的小兵比起來,自然是嫁給前途大好的將校更能接受。特別是她還丟擲了“誥命夫人”這四個字,一下子把這些人的前程抬上了新的高度。
太后瞪著眼睛看向她。
明蘭沒有抬頭,輕聲說完最後一句話:“依妾身愚見,倒好過給人做妾。”
這一句,其實是說給站在邊上的幾個宮女聽的——和誥命夫人的前程相比,你們難道要為了太后去做一輩子的下人嗎?
一旁的宮女果然神色微變——如果能抬頭挺胸地做個大房正室,誰願意一輩子做小伏低給人當妾?
沈從英心中大喜!明蘭這是當著太后大娘孃的面在離間她和這幾個宮女啊!
太后萬分驚訝地看著明蘭,心中大駭:【小小庶女,居然有這般智計!】
沈從英看太后若有所思,怕她還要想些什麼招數出來,忙笑道:“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之前先帝駕崩,宮裡本來是要放些人去的,正好如今碰上這樣的機緣,與其讓她們每個著落,還不如就這麼辦了,豈不是兩全其美。大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