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實則內裡空虛、寅吃卯糧。君不聞,當初漢武帝劉徹能立下不世之功,正是因為前有文、景二皇積草囤糧。當今陛下和桓王想開創漢武盛世,先帝卻沒給他們留下足夠厚實的根基。然而,萬幸的是,先帝留下的一干老臣都是好的,他們有聲望、有才幹,又有先前變法失敗的經驗,現在不過是對陛下還不熟悉、沒有信任感,若陛下用重啟新政的由頭私下裡接見他們、勸說他們,這不比用先舒王的事情噁心他們更好嗎?”
顧廷燁:“官家不是沒想過招徠先帝舊臣,就說王安石王臨川,官家都給他去過多少次旨意了,可他說要照顧重病老母,說什麼都不肯來啊。”
明蘭:“王先生做幕僚是好的,做州官也是好的,但是如果讓他來主持變法,那是要出大亂子的。”
顧廷燁:“這……這從何說起?”
明蘭:“范文正公對他有句評價,我覺得說得很對。”
顧廷燁想了想,道:“長於知君子、短於知小人?”
明蘭頷首:“臨川先生家學淵源,是不世出的大才。但他崖岸嶄絕、千仞無枝,只適合穩坐高臺出謀劃策,若面對貪官汙吏,他是一定玩不轉的。和他比起來,韓琦、富弼這樣經歷過爾虞我詐、人情冷暖的老臣,才能真正幫官家、幫桓王做通新政。”
顧廷燁:“可韓琦和富弼都老了。”
明蘭:“那就更不應該讓他們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給先舒王爭名分的事情上。而且,他們活到這把歲數、坐到這個位置,當世的名望、財富都有了,接下來要求的無非就是千古流芳和子孫萬代,若再有新政落成的好訊息告慰先他們而去的老友,那便是無憾了。”
顧廷燁握著茶杯半晌不語,非常仔細地琢磨明蘭的這一番話,末了,說:“大娘子真乃我之軍師矣!”
明蘭撐著頭,道:“我有時候都在想,老天爺讓我夢見了那麼多,會不會就是希望藉由我來了卻後人的一些遺憾。”
顧廷燁:“這話可不好亂說,傳出去可是要殺頭。”
明蘭吐吐舌頭:“我就只跟你一個人說過,要殺頭,那,你來吧……”
顧廷燁突然露出邪魅一笑:“好啊!”
明蘭發現自己說錯話,立馬站起來大叫:“石頭!石頭快來幫你公子洗漱!”
顧廷燁一步跨到她面前,把人攔腰抱起:“石頭自己去洗漱了,沒功夫搭理他家公子。要洗漱,還是大娘子幫我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