轍”是車輪壓出的痕跡,有功而不賞、有難而不擔。在蘇軾十二歲、蘇轍八歲那年,蘇老泉作了一篇《名二子說》,頗見用心良苦: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僕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蘇洵是深知兩個兒子的脾氣性格的。他見 “大蘇”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蠅在口,吐之而快”,無意中得罪不少人,就取名為“軾”,“軾乎,吾懼汝之外飾也”,故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顧後,三思而後行。對於沉靜內斂的“小蘇”,老蘇取名為“轍”,“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適當“動輒由他”,自由灑脫,大可不必擔心福禍。
有人說,“名字決定命運”,絞盡腦汁地想個好名字來謀取人生的大富大貴、時來運轉。我不知道“取名術”到底有無道理,但我知道,好名字並沒有給蘇軾的仕途帶來好運!蘇軾一生大起大落,嚐盡世間悲苦離愁,做事並未“瞻前顧後”;而蘇轍謹慎一世,未嘗一日“由著性子”去。
幾十年間,兄弟二人詩文詞往來,從未間斷。蘇軾幾乎每到一個任所就給子由寄信贈詩,僅以“子由”為題的詩詞,諸如《示子由》、《別子由》、《和子由詩》等,就超過100首。
熙寧七年(1074年)十月,蘇軾出任密州知府。清晨,野雞時鳴,月尚未落,朝露潯疂‘。他勒馬站立,憑鞍無語,把自己入仕後的壯志未酬、曠達灑脫的萬千思緒,一股腦地融入這首《沁園春 孤館燈青》中,並急急地寄給弟弟: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
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摛錦,朝露潯疂‘。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
微吟罷,憑徵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
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用舍有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閒處看。
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尊前。”
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蘇軾歡飲達旦。他大醉之後,舉懷邀月,拍手狂歌,起舞徘徊,清影風露之中,今夕不知何夕。猛然想到千里之外的弟弟,他一時難以自已,神來之筆,瀟灑揮舞,作成千古絕唱之《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全詞構思奇幻,豪放曠達,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卷舒自如,頗有“逸懷浩氣,超乎塵垢之外”。全篇皆是佳句,在格調上則是“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此詞自誕生之日起,大家都是推崇備至,《苕溪漁隱叢話》尤其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餘詞即或不必盡廢,而蘇軾此詞自當高出一頭。
一年之後的中秋,蘇轍來到徐州,與蘇軾相聚。兄弟倆七年未見,自然十分歡喜,一起登樓賞月。蘇轍特作一首《水調歌頭 徐州中秋》相和,緩緩吟唱: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