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4頁)

下沒有三分鐘,他又被叫起來了,被引到側幕邊,加入領導人的行列,然後在大幕拉開以後,在掌聲和鈴聲中與氣宇軒昂的領導者們一起正式入座。

這種莊嚴鄭重乃至缺乏笑容的印象也許來自一些城市的外觀。莫斯科和塔什干都有許多莊重宏大的公共建築,以列寧命名的博物館、藝術宮、文化宮、電影之家等等。與美國的玻璃加鋼樑的摩天大廈不同,當然也不同於中國的磚木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蘇聯的這些公共建築大多使用大量的巨石——花崗岩、大理石等等,建築內部使用大量的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建築內部和外部都有巨大的裝飾圖案附件,建築佔地面積很大,但一般都不太高。給人的印象是闊大、持重、莊嚴、堅固、充滿自信。

美國的建築則是另一種風格,不論形狀上和材料上都顯得峭拔、神奇、奔放,令人眼花繚亂。特別是那種玻璃材料的相互反光對映,更給人一種變幻莫測、光怪陸離的感覺。

而且所有的蘇聯城市街頭都看不見任何商業廣告,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裡也沒有廣告。倒是常常看到莊嚴的###與講演。在莫斯科,商業網點似乎也不太多,有時汽車開了二十分鐘,路兩邊看不到一個商店,只見一幢幢的大樓。比較起來,第比利斯的房屋、商店和街道似乎更輕鬆、更有人情味一些。

城市街頭引人注目的是政治標語與宣傳畫。標語最常見的有“光榮歸於蘇共”“光榮歸於勞動( 者 )”“造福人民是蘇共的最高目標”“蘇共二十六大決議是我們的生命”等,紅場附近的老發電廠廠房上懸掛著的標語則是“共產主義是蘇維埃政權加電氣化”,也許更多的標語口號是“列寧主義萬歲”和“在列寧的旗幟下戰無不勝”,這些標語多半和列寧像在一道。當然,“給世界以和平”( Mиp Mиpy )的標語也到處可見。由於俄文中世界與和平都是Mиp一詞,這條標語極富文字與語言的精緻性、嚴整性。

在塔什干,有兩條標語很有特色。一條是“塔什干像鮮花一樣盛開”,一條是“塔什干是和平與充滿友誼的城市”。鮮花與友誼,在塔什干電影節期間,確實充盈洋溢,蔚為大觀,獻花、握手、碰杯……貫徹始終。

塔什干電影節還有自己的政治口號,叫做“為了和平、社會進步與各國人民的自由”。電影節期間,用各種語言寫的這同一條標語,遍佈塔什干的每一個角落。

而入夜以後,在塔什干街頭,代替了商店的霓虹燈的是大同小異的棉桃圖案霓虹燈。看來,生產棉花乃是烏茲別克共和國的首要任務。

一切莊嚴神聖之中的莊嚴神聖當然是列寧。蘇共二十大以後,對斯大林有所批評,與此同時大大突出了列寧,這樣就不致出現什麼“真空”或者“危機”,人們把從前崇敬斯大林之情加倍地奉獻給當之無愧的無產階級革命偉人列寧。

我們在蘇聯旅行期間,到處都看到列寧的雕像。銅像、石像、站像、坐像、沉思像、讀書像、行進像、演說像、手勢像、全身像、半身像,有豎在街頭、廣場中央的,有豎在大廳、前廊裡的,也有放在案頭的,都做得充滿激情,親切、偉大、質樸、熱烈如火焰、慈祥如父母、智慧如海洋,多姿多型,栩栩如生,登峰造極。

還有許多列寧的畫像,大多是巨大的頭像。這些頭像使你覺得列寧就在你的近處、你的面前,用他洞察一切的眼睛觀察著你。

凡此種種,甚至使我這個自幼敬仰列寧、讀過列寧的一些著作、至今寫文章仍然喜歡援引列寧的某些天才的思想論斷的人,使我這個不會對列寧的形象感到任何陌生的人,也為之一震。

塔什干電影節開幕的那一天,第一項活動便是向列寧廣場的列寧像獻花圈。當地的蘇聯領導人、電影節組織者帶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浩浩蕩蕩地去給高高聳立著的

最新小說: 孤是敵國太子崽他爹 本王的夫人天下第一 HP霍格沃茨的東玄交換生 在明末奮鬥 迪迦之新的征途 二次重生,我要改變一切! 空門舞蔡空,保家衛國 團播,主播他有戀愛腦死亡守護 終結的熾天使我是第一號角 強勢文化手冊 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 網遊之經商聖手 火影:從百分百完美虛化開始! 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 NBA:我帶威少建王朝 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 長相思之為相柳扭轉乾坤 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 開啟檯球皇帝生涯 孤僻高冷謀士拒絕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