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超過注入量,湖水不斷蒸發、收縮,導致湖盆萎縮加劇,湖水含鹽度逐漸升高,此時鹽湖初步形成。
天長日久,鹽度高的表層水因密度大而下沉至底部,鹽度低而密度小的水上升至表層,就形成了上部水體鹹而重,下部水體更鹹、更重的雙層結構。
隨著湖水鹽度升高,鹽類按照溶解度從小到大依次析出,在湖泊底部形成同心圓狀的沉積現象,鹽湖最終形成。
大大小小的鹽殼下邊是潔白的鹽類沉積,晶間蘊藏著豐富的滷水資源!
而滷水中含有寶貴的鉀鹽礦藏,這一神奇的寶藏緩解了華夏缺鉀肥的局面。
鉀是農作物生長不可或缺的氮磷鉀三大元素之一。
鉀能讓植物的根莖強勁,改善果實的質量。如果缺鉀植物,就會得軟骨病,甚至死亡。
<center></center>
華夏是一個農業大國,是世界上鉀鹽使用的
為此,國家每年需要的鉀肥,高達90%的量必須依靠進口,除了忍氣吞聲地承受外國壟斷者離譜的高價位,還常常被“斷頓”。
德國專家宣判了
為了翻越“缺鉀”屏障,華夏人接力奮鬥了六七十年,幾代科學家前赴後繼,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這當中就有彭加木。
20世紀80年代末,另一支科研隊伍深入羅布泊腹地開展工作。
這支隊伍是西域地礦局
隨後的1992年,地質三隊與西域鹽務局、巴州礦管局、若羌地礦局組成聯合考查隊伍,
1995年,王弭麗及遙感專家李庭奇在地礦部的支援下,將羅布泊專案納入了國家“305”專案,地科院出錢,地質三隊出人出裝置,共同邁出了羅布泊鉀鹽專項普查、科研的
以彪悍執行力出名的德隆,成為
1998年,為了投資開發羅布泊豐富的鉀鹽,德隆開始研究化肥產業鏈,並接觸國際肥料工業協會獲取全球權威的化肥資訊,從戰略上確立了開發羅布泊鉀鹽。
2000年,西域羅布泊鉀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金7025萬元,入股公司有巴州三維礦業(德隆系企業)、西域哈密金礦(代表h市政府出資)、西域德隆,以及西域自治區勘探局和長沙設計研究院等。
股權穿透,德隆掌握了羅布泊鉀鹽80%的股份。
2000年開始,創業團隊在室內和羅北試驗基地對羅布泊滷水進行研究和試驗。
僅用了4年時間,就在羅布泊腹地完成了探索性試驗、小試、中試和工業性試驗,達到了年產5萬噸硫酸鉀的生產能力,走完了相當於美國猶他州大鹽湖15年、青海察爾汗鹽湖25年的建設歷程,創造了世界鉀鹽開發史上的奇蹟。
當然,現在羅布泊鉀鹽剛剛完成中試,正準備進行年產2萬噸的工業性實驗。
那麼鉀肥生產的利潤率有多高?
根據徐良調查,目前亞洲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鹽湖鉀肥公司鉀肥專案的毛利率高達60.8%。
僅以目前每噸2000元的國內市場價格和60%的利潤率計算,羅布泊3.5億噸鉀鹽礦的價值高達7000億華夏幣。
這是2002年的價格,作為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他很清楚化肥未來的價格有多高。
一畝地的成本,一半都在化肥上。
鉀肥的價格起碼能翻一倍。
可以說,這是一個金疙瘩,不,鑽石疙瘩。
羅布泊鉀鹽雖然在德隆資產目錄中,不算起眼,但絕對是價值最高的存在。
徐良看到的時候就盯上了。
這種利潤高,風險低,而且收益穩定的礦產專案,比房地產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