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這是通往西域吐蕃等處的商道,但近來沙盜橫行加之夏國與吐蕃交惡,這條商道已經幾近廢棄;將來交接戰馬之時,可在天梯峽谷內進行交接,不虞為外人所知,只要出了涼州地界,一路上便是荒野戈壁,數百里無人煙居住,一路可至宋國境內。不過這條通道安全隱秘自然不必說,但是卻有一大隱患,一來或許會遇到沙盜,二來,一路上無水源無青草,對馬和人都是一大考驗。”
蘇錦想了想道:“趕著大群的戰馬穿越沙漠戈壁確實不容易,事前必須要做好準備,我提議咱們在數百里的荒漠上建上驛站補給,五十里建一座驛站,儲存清水草料,無需建的多麼精緻,只需數間屋舍一個大圍欄即可。”
野利端云為難的道:“我族中元氣大傷,如今焉能有能力建造驛站,耗費大批物資人力,實在是難以為繼。”
蘇錦道:“資金我來出便可,另外進入大宋境內的一段驛站我來建造,你們只負責建造夏國境內的幾座便可。”
野利端雲道:“看來你對於戰馬的渴求甚是迫切,我野利部落這麼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蘇錦笑道:“人有尖刀,我無寸鐵,那便很容易發生戰爭,你有尖刀傍身,我有利器在手,相互忌憚才是和平共處之道,再說了,我早已和皇后達成協議,但只要夏國不率先啟釁,我絕不會先犯夏國;而且夏國裡邊有阿狸和你,我和阿狸自不必說,和你也應該算是好朋友了吧,我不會對朋友出爾反爾的。”
野利端雲看著蘇錦道:“記著你今日的話,若是你糊弄我,姑奶奶……姑奶奶……”
蘇錦笑道:“姑奶奶會吃了我是麼?我知道了,別瞎操心了,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這個姑奶奶還不成麼?”
野利端雲紅了臉,扭頭走人。
第八零九章 凱旋(下)
大宋慶曆二年九月二十九日,經過近半月的跋涉,蘇錦帶著王朝馬漢等四人和兩名倖存的伴當終於穿越大漠翻越雪山回到渭州城外。
早早得到訊息的渭州軍民紛紛出城迎接,渭州西門外,數萬軍民跪地相迎,場面極其壯觀感人。
數日後范仲淹、韓琦聯袂來渭州向蘇錦道賀,兩位西北大員本來已經對渭州之戰抱著必敗之念,卻不料蘇錦神來一筆,僅僅付出了數人的代價便燒燬了夏軍十餘萬大軍的糧草,逼得李元昊灰溜溜的退兵。
雖然此戰渭州的損失也不少,守城軍民五萬餘人死傷大半,但夏軍的損失更是巨大,十二萬人來攻,只有五萬多人回去,可謂是元氣大傷。
更重要的是,此戰的戰略意義非同尋常,原本兩國之間秘密進行的和議都是鹹淡亂扯的空談,夏國佔據優勢之時自然是獅子大開口毫無誠意,宋國對於苛刻的條件也不會答應,雙方互相扯皮;但是經過此戰之後,勝負的形勢逆轉,加之元昊兵敗之時,范仲淹在鄜延、環慶兩路全面出擊,將李濟遷配合李元昊攻擊渭州而牽制佯攻的三萬大軍一路追擊壓縮到宥州城中,將環慶鄜延以北的十餘座城寨盡數收復,更加讓西夏難受不已。
由此,雙方的談判也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夏國使者開始認真的對待起雙方的談判,相反,對於宋朝而言,朝廷上卻出現了不同的兩種意見,一種是以呂夷簡杜衍夏竦為主的主戰派,三人聯名上表,請趙禎下旨,命西北各路乘勝追擊直搗黃龍;而另一派則是晏殊歐陽修范仲淹韓琦等人,主張抓緊擬定和議,確保邊境安寧,邊境四路恢復生產,同時修戰備,建立立體的邊境防禦網路,也讓大宋的緊張的財政鬆一口氣。
趙禎沒有急於表態,他心中有個重要的人的意見還沒徵詢,那便是蘇錦,此戰的最大功臣是蘇錦,親歷此戰之人最有發言權,而且處於對蘇錦的尊重,也不能不徵求一下他的意見;再加上趙禎要親自嘉獎此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