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慮一下嶽爸爸和嶽媽媽,還有嶽飛那個還不到兩歲的兒子嶽雲,要是考慮自己的話,林沖這個計策實在是冒險之至,不僅把自己置於死地,也把大家都置於死地,不成功,就真的要死了,一方是三萬人不到的烏合之眾對抗極有可能超過十五萬人的烏合之眾,要拖延時間,另一方是三千人的精銳強悍之軍對抗十五萬的烏合之眾,雙方任何一方出了岔子,掉了鏈子,那麼這場戰役的結果都是慘兮兮。
林衝要用三千騎兵從外圍衝殺方臘的超過十五萬人的集團軍主力,張英也要用不足三萬人的禁軍廂軍聯合軍對抗方臘的十五萬人超大集團軍,一個往外打,一個往裡打,所謂裡應外合,其實就是裡面和外面都把自己置於死地,置之死地而後生,是中華兵法裡面最精粹,也是最驚險的準則。
其實兩方面任意一方面的實際情況做一點改變,嶽翻都會更有信心,比如進軍增加到五萬,或者七萬,林沖的馬隊增加到一萬,或者一萬三,那都能促使嶽翻更加相信這件事情可以辦成,原本嶽翻也定了一個策略,有八成勝算,只不過要消耗更多的時間,而林沖開出了一個二成勝算的戰略計劃,只需要一天時間就可以決定勝負。
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選擇呢?
嶽翻看了看張英,張英也看了看嶽翻,良久,張英開口道:&ldo;六郎,你是如何看待的?這個策略,你覺得可行還是不可行呢?&rdo;
嶽翻看了看林沖那略微期待的眼神,開口道:&ldo;其實我也有一個策劃,不過和師兄的策劃比起來,就有些差別,我的想法是,步步為營,以優勢裝備和火器,一步步的迫使方臘叛軍後撤,然後使用反間計,讓方臘自毀長城,以師兄的三千鐵騎作為主力,奇襲、破襲方臘主力,不斷取得小勝,趁這機會,向朝廷討要更多的軍隊,或者聯合更多的廂軍,至少建立一支五萬人的可戰之兵,最後與方臘決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