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翳道:“你懂得什麼,豐隆不是這副臭脾氣,也做不了雲師。”
他轉頭看著遠處的山巒,說:“雲中君各自有各自的性子,正如雲中各種景象,帝俊也同樣,所以,休要以為自己就能影響神靈了。”
齊燕妮不明白他突然說這句話的意思。
屏翳回頭,寒著臉對她說:“我留他在此,是有用意的,你休要壞事。”
本書縱橫中文網首發,歡迎讀者登入。zongheng。檢視更多優秀作品。
第七十七章 困境
屏翳的用意是什麼,齊燕妮不知道,但是她倒發覺,自己似乎開始圈養帝俊了?
帝俊裹在蓑衣裡,光著腳從神龕那邊過來,跟巫咸娃娃說想要點粟米。
西王母這邊原本是沒有田地的,殷人帶了些種子來,但今年內還沒有成熟的一茬可以收。所以若要滿足帝俊的要求,那就只能去村裡跟人要種子了。
巫咸娃娃道:“嗯,既然是帝的索求,在下一定盡力。”
但它轉頭看看齊燕妮,卻見後者搖頭,道:“不成哦,屏翳說了,不是祭祀的時候,就不能給帝任何東西。”
帝俊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倒神色羞赧起來,唔了聲,扭頭回神龕去趴著。
午後巫妣牽著大花牛回來——即使是光陰之神的化身,牛還是牛,可以牽去幹活出力來著。這個時代還沒有用牛和鐵器耕田的說法,耕田多是用人力拉犁的,於是噎鳴一般的工作就是馱點重物——還算巫妣有良心,沒讓它去拉車什麼的。
巫咸娃娃見帝俊奄奄一息的模樣,於心不忍,便對巫妣講了他的請求。
巫妣問帝俊:“俊,你要粟米做什麼?”
帝俊表示有飛鳥落在神龕頂上,他聽著鳥足抓扒木樑的聲響,便想弄點食兒給小生靈吃。
齊燕妮聽了,有些委屈地說:“帝,你剛才問的時候,就應該直說嘛,我這裡還有些碎掉的紫米(紫色的粟米),可以喂鳥的!”
“——人尚且吃不飽,何來顧鳥獸?”巫妣說。
帝俊一臉正經地說若是巫妣餓了,他也會跟巫蘇討米來喂她的。
巫妣笑笑,道:“那你就這樣告訴巫蘇,她一定會心軟,把自己的口糧分一些給你,讓你拿去做善心。”
帝俊搖搖頭,說不能這樣,若他能討得到粟米,那粟米就是他的所有品,他拿去送予飛鳥魚獸,都是他自己的事兒,沒人能說不對。但若是透過言語,令原本沒有這樣想法的巫蘇改變主意,那就是勉強他人了。
“不行的。”他說,改變他人的觀念,在他看來,就是一種處罰。
齊燕妮聽得好奇,但在她興致勃勃地端坐傾聽之時,帝俊又不說話了。
巫妣對齊燕妮道:“解釋自己,與說服他人,這兩種舉動都是由內而外地在改變這個世界,對於一名尊重世間萬物的神靈而言,都是禁忌。”
齊燕妮想想不對,道:“可語言就是用來表達和溝通的,不然語言何用?”
“所謂心靈相通,就是指你的心與神靈彼此能互通,不需要言辭,亦不會有謬誤。”巫妣說著,如同大姐姐一般摸摸齊燕妮的頭,“你年紀還小,以後自然會明白。”
此時祀廟外湖畔沙地起了點動靜,正是句龍又偷偷摸摸地行了巫法,派出沙人來見巫妣。
“喂,巫妣,找到雲師豐隆了嗎?”它劈頭第一句就這樣問。
巫咸娃娃頗有點納悶,反問:“句龍大人,這尋找雲師,不正是巫妣拜託你幫忙的事務麼?”
句龍沒好氣道:“詢問一下進展以免白費事而已!我將此事上心,你應當感激才對,巫咸。”
“呵,是是。”
巫咸娃娃不與句龍這小子